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法法律法规 > 破产法法规 > 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问题研究

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问题研究

时间:2024-03-07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4313

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及问题探讨

一、个人破产的一般理论

在破产法的研究中,根据破产主体的不同进行分类是常见的做法。破产法的主义是指学者对各国立法、判例和学理关于破产法的主要问题所采取的立法政策、判例和学理观点的总结。在这些主义中,除了"一般破产主义"和"商人破产主义"之外,还有其他的主义,如"破产有罪主义"和"无罪主义"、"破产普遍主义"和"属地主义"、"破产申请主义"和"职权主义"、"破产财产的固定主义"和"膨胀主义"、"和解前置主义"和"分离主义"、"破产免责主义"和"非免责主义"等等。

我国破产法在破产主体适用上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我国破产法的适用范围既不是意大利式的"商人破产主义",也不是英美的"一般破产主义",而是"企业法人破产主义"。具体来说,我国的破产法仅适用于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而其他经济组织形式和自然人则被排除在外。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狭义破产主义显露出的问题使其受到了批评。因此,我们需要对我国新《破产法》中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二、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

在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中,首先需要明确对于"个人"这一概念的理解。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个人即指自然人,个人破产即自然人破产;另一种认为个人破产中的个人不仅包括自然人,还包括其他法律上或实质上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实体。

笔者认为,将个人理解为包括所有法律上或实质以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实体和自然人不符合语义规则和理解习惯。在法律的范畴内,术语的解释及其意思的表达应力求精确。为了实现法律的普适性和强制力,法律的措辞应该接近人们的生活和理解习惯。因此,个人应该被理解为自然人个体。

基于以上观点,我国新《破产法》应该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并对个人破产的条件、财产界限、和解以及解除等问题进行具体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破产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