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资委等部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晋政办发〔2006〕33号)及相关政策规定,山西省属国有企业提出破产申请并编制破产预案,由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上报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组办公室。对于2000年以后下放各市管理的原省属国有企业的关闭破产申报工作,企业提出破产申请并编制破产预案,由所在市国资委审核同意后,上报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组办公室。企业破产预案按晋政办发〔2006〕33号文件的规定编制。
企业破产预案经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组办公室关闭破产组初审后,符合晋政办发〔2006〕33号文件规定的拟关闭破产项目,在五个工作日内由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组办公室关闭破产组集中会审,会审同意后,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组办公室正式下达关闭破产项目通知。企业主管部门接通知后,即可会同企业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企业关闭破产前期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在关闭破产项目审核同意后四个月内完成。
企业关闭破产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要提出书面报告并附上相关资料,包括成立企业关闭破产工作领导组的文件及组成人员名单和工作职能、项目责任人名单、关闭破产实施方案、职工安置方案、职工代表大会(全体职工大会)审议通过职工安置方案的决议、省劳动保障厅出具的职工安置方案审核意见书、关闭破产费用测算预案及说明、使用土地的权属、规划证明,地价备案及初审意见,省国土资源厅对土地资产的备案审核意见、企业所办社会职能和退休人员移交当地政府的证明以及离休干部移交管理的证明、工作进度安排、预防突发事件和确保稳定工作的措施等。企业关闭破产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情况报告(破产启动申请)及上述资料,由企业主管部门报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组办公室。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组办公室进行审核确认后,正式下达关闭破产项目启动通知,据此,企业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进入破产法律程序。审核确认工作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
国有企业破产时财产归属问题,重点在于财产权属现状模糊不清。国有企业占有不动产和动产,但责任财产范围不明确,导致破产清算财产范围存在争议。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分为出让、划拨和承租三种方式取得,其中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在破产时国家不能收回。摘要中概括了
哪些公司解散需要经过批准。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期货公司、重要的国有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的解散都需要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其中涉及各类公司在不同情况下的解散流程,如合并、分立、破产等,并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算。
破产欺诈行为的严重性及其对破产法的影响。破产欺诈行为侵害债权人利益,损害职工利益,破坏经济秩序。为打击这些行为,《新破产法草案》引入了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撤销权是破产法上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可防止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然而,现行破产立法规定存在很多问
公司因项目融资后破产的法律程序。当公司严重亏损、无法清偿债务时,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法院会宣告企业破产并成立清算组,由专业人员组成。随后进行财务审计、破产财产清理和制定分配方案。最后,制作破产清算报告并终结破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