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第11条的规定,传真属于“数据电文”的范畴。然而,传真具有易伪造的特点,因此在民事诉讼中,如果没有其他相关证据相佐证,一旦对方否认合同的有效性,单独的“传真合同”很难获得法院的支持。因此,在签署大额合同时,我们不建议使用传真形式签署,如果确实需要使用传真形式签署,为了提高效率,应及时交换正本。对于一年中多次交易的小额合同,在签署了《框架性协议》的情况下,使用传真形式签署合同较为妥当。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电子邮件也属于“数据电文”的范畴。合同的核心是通过要约与承诺的方式达成双方的合意。如果业务双方保持着连续性的业务往来,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签署了一系列的合同并且双方均已经履行,可以视为商业惯例,这种形式签署的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可以得到法院的认可。
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仅加盖公司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但法定代表人未签署的合同。一旦发生争议,一方可能声称由于合同上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字,该合同并不生效,并以此理由而反悔。然而,这种反悔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合同上的签章可以是指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或签字加盖章,三者有其一即可。因此,尽管合同中约定了“本合同经双方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后生效”,但是,合同的本质是意思表示真实。通过盖章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意思,因此该合同有效,双方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合同。
在实践中,合同上只要有下述情形之一,合同即视为签署:
职能部门章一般是为便于公司管理而自行刻制的章,理论上它已经得到公司的许可。根据这些章的使用范围来看,它一般仅限于公司内部使用,如果对外签署合同,仍需要加盖公司公章或合同专用章。然而,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例如与合作单位的对账章上加盖财务专用章,在上加盖人事部门的章,依然可以得到法院的认可。因此,加盖公司职能部门章签署的合同是否有效,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强烈建议,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尽量不要加盖职能部门章。
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案例,我们的客户与A公司签署了一份合同,合同标的为人民币128万元,合同上A公司未盖章,仅由其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签了名。当我们准备履行时,A公司给我们发了一份书面通知,称其总经理对外签署合同的权限是50万元,因没有得到公司的授权,其签署这份合同是无效的。于是我们代表客户提起诉讼,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法院经审理后认定: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限原则上及于法人,公司可以对法定代表人的权限予以适当的限制,但是这种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当法定代表人对外签署合同时视为法人的全权代理人。对法定代表人的权利限制仅对公司内部有效,对外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根据我国合同法第50条的明确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最终法院判决继续履行合同。
一份工程建设中钢筋委托代理合同的签订内容及相关注意事项。合同中涉及了甲乙双方的资格审核、工程所需钢筋的采购及结算方式、产品规格型号、质量要求及标准等。在签订合同时需注意采取书面形式并使用标准的合同范本,对合同内容、条款进行仔细审核,确保合同内容合法且
项目发包人在签订施工建设合同前对承包人资质的审查注意事项,包括企业形式、资质等级、是否存在“挂靠”情况等,以避免合同无效。同时,对于广告施工的安全责任,乙方需要确保广告载体及人员的安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自行负责设备、物品的安全。若造成损失或安全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及其相关规定。电子商务法适用于境内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但不包括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内容。国家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并推动其诚信体系建设。此外,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规定了消费者有权在收到商
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购销合同纠纷案,重点讨论了委托付款说明的性质以及其与债务转移的区别。A公司与B公司存在合法的买卖合同法律关系,B公司委托甲代为支付货款,但不能因此认为甲承担了支付货款的义务。委托付款与债务转移在形式上有相似性,但在法律上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