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双峰县保险受益人廖国梁保险合同纠纷一案做出终审判决:保险合同中约定的免责条款有效,驳回了廖国梁要求保险公司支付廖燕明身故保险金和赔偿经济损失的诉讼请求。当月18日,人保娄底分公司根据双峰支公司提交的相关资料签发了投保人为廖燕明
2024-10-14
明知投保人身患重症,保险公司代理人仍与之订立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却以投保人刘某未尽如实告知义务为由拒绝理赔。2月10日,永新县人民法院判令永新县人寿保险公司给付刘某保险金3.6万元。保险公司不服,向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
2024-09-23
但是对若被保险人与指定受益人同时死亡时保险金应如何给付这一问题,由于《保险法》没有明确规定,因此,这一问题成为保险公司在理赔给付过程中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保险法》第58条规定:“保险人依照前款规定解除合同,投保人已交足2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
2024-09-22
退保后的剩余费用应当纳入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予以分割。对于夫妻一方自己投保受益人为自己或没有指定受益人,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为同一人的人身保险合同,可不必引起保险合同的终止,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可以继续履行保险合同,但投保人应当给付另一方保险费数额的一半作为
2024-08-28
事故发生后,其妻郑某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经调查、审核后认定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决定给付16万元人身保险金。姚某健在的父亲以法定继承人的身份要求分取该笔人身保险金的二分之一部分。保险公司认为,本保险合同中受益人一项下为空白,即未指定受益人,人身保险金应
2024-08-23
人寿保险合同成立二年后,保险公司不得以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为理由解除合同。如果保险公司发现投保人没有如实告知重要事实,只能在二年内以此为由拒绝给付保险金或解除合同,超过两年的可抗辩期,这个权力即告丧失。因投保人不按期交纳保费致使保单失效后,二年之后
2024-08-14
买保险之前,投保人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缴保能力,慎重挑选产品,那么,买了保险可以退保吗?今天,金投保险网小编为大家介绍退保相关知识。但是,保险若提前退保的话,不仅没有利息,还要承担一定的退保损失。如果所投保的产品与需求不符,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险公司
2024-08-11
上诉人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蚌埠中心支公司,住所地蚌埠市胜利中路133号。原审法院认为,原告衡玉凤与被告保险公司签订的人身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
2024-08-08
人身保险合同存在格式条款,《保险格式条款》对保险合同格式条款发展演变、法律特征、法律规制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和较为深入的考察,并就因保险合同格式条款引发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个案深度理论剖析。保险格式条款常常是保险公司与消费者发生诸多争议的纠结所在。
2024-07-31
返还性人身保险,也是我们俗称的储蓄型保险,即被保险生存至约定年限后,保险公司有返还所交保费或者合同列明的保险金额。(—)人身不能成为诉讼标的物,也不能成为保险标的物。实际上《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仅全面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纠纷,对于人身保险合同纠纷
2024-07-27
人身保险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即便如此,由于有的保险公司经营上的不规范、保险条款不细以及合同双方对条款理解上的差异,保险合同纠纷仍旧不断,以下便是常见的一些纠纷事例。天有不测风云,11月5日,王某不幸发生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保单受益人王某的父母遂向保
2024-07-19
为进一步规范人身保险合同对伤残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的约定,更好地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保险公司应科学划分伤残程度,公平设定保险金给付比例。
2024-07-10
但团体人身保险合同中的被保险人,由于担保单位流动性等特殊性,可能出现被保险人变更的情况。《保险法》第八十七条对此规定“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的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必须转移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
2024-06-21
2024-06-12
人身保险合同无效的后果是保险费的返还或折价补偿,具体按照合同双方各自是否具有过错及过错的多少来定。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首先准确了解什么样的人身保险合同无效。对这样的人身保险合同,如果投保人直接请求合同无效并要求保险公司返还保险费不仅得不到人民法院或者仲
2024-06-06
当被保险人发生死亡、伤残、疾病等风险事故时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人身保险具有保障和长期储蓄功能,可以用于为人们的生活进行长期财务规划。为帮助您更好地认识和购买人身保险产品,保护您的合法权益,中国保监会请您
2024-05-21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