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应招不招,故意拆分,化整为零。将必须依法进行招标的项目分成几块,使之达不到法定的招标工程规模标准,为逃避招标披上了“合法”的外套。二是以邀请招标取代公开招标。把本应公开招标的项目,实际邀请招标,只邀请符合特定关系的建筑企业投标,限制、排斥其他建筑
2024-12-31
建筑工程招投标中,施工企业为接近标底,在预算中具体进行预算,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企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关键工作。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它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是建筑企业盈利与否的保证,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所以
2024-09-30
出借资质的出借方对工程质量承担连带责任,承揽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损失的,出借企业要承担侵权责任。挂靠人通常以被挂靠人的名义参与招投标、与发包人签订建筑施工合同,挂靠人与被挂靠人之间没有产权联系,没有劳动关系,没有财务管理关系的;被挂靠人与发包
2024-09-28
建筑企业要有工程做,首先要能拿到工程,这就必须在招投标上动脑筋、想办法,并努力通过招投标战胜其他参与投标竞争的企业。这种“努力”的方法有正当的,也有不正当的,有-明的,也有暗的。在这种潜规则面前,非法利益让不正当招投标参与者和组织者变得麻木,成为规制
2024-08-12
施工过程中,发包方委托南京一家招投标咨询公司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造价的跟踪审价。之后,发包企业委托的审价机构审定工程总造价为11亿余元,合同双方当事人分别在审定单上签字盖章确认。之后,发包方尚拖欠原告1000余万元工程尾款,且以各种理由拒付。今年10月,该建筑公
2024-07-30
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企业的经济命脉有直接关系。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利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合理确定和控制造价,提高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的经营效果。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包括工程招投标、施工预算管理、竣工结算和成本
2024-05-12
建筑企业在招投标阶段或项目中标实施前,由公司或项目团队组织将项目的结构进行分解,决定对项目分解结构中的分部分项工程采用分包模式实施。所谓“分包范围”不仅指工作内容,而是指“对分包工程合同价格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包括工作内容、质量标准、技术规范、材料
2024-04-21
建筑行业招投标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是由招标人(单位)按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数量,投标人(企业)自主进行报价,实行工程造价低价中标的计价模式,其指导原则是: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社会全面监督。
2023-11-07
工程项目风险主要来源于投标报价价格、工程量风险、合同风险等。投标报价价格风险。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应当进行科学严密的风险分析,对建筑材料市场价格进行认真调查研究,了解供销渠道,收集价格信息,对建材市场价格要有比较准确的预测、判断。一是因设计不完整、说
2023-10-02
工程项目风险主要来源于投标报价价格、工程量风险、合同风险等。投标报价价格风险。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应当进行科学严密的风险分析,对建筑材料市场价格进行认真调查研究,了解供销渠道,收集价格信息,对建材市场价格要有比较准确的预测、判断。一是因设计不完整、说
2020-07-21
未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或者财产被接管、冻结和破产状态;投标单位不在《扬州市2016年度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成果》中黄牌、红牌企业与个人限制招投标活动期限内;投标单位未有因疑似围标串标不良行为在各级工程建设信息网公告期内。企业信用管理
2020-05-25
根据我国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及国有计委颁发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商品住宅项目属于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公用事业项目的范围,依法应该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企业。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在招投标前发包方不得与施工方进行任何有关实质内容的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