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满18周岁且家庭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符合准入条件的人员或家庭。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申请公租房的条件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建议在申请之前,先向当地的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咨询了解。
2024-06-05
按照规定,只要承租人经审核符合公租房租住条件的,可以续租,按审核结果计收租金并重新签订租赁合同。承租公租房或领取住房租赁补贴的保障家庭,应当在合同(协议)届满之日前3到6个月内向公租房管理单位申请续约。另外,如果租赁合同期限届满未申请续约或申请续约未获批
2024-06-01
年满18周岁且家庭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符合准入条件的人员或家庭。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申请公租房的条件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建议在申请之前,先向当地的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咨询了解。
2024-05-31
承租人不再符合租住条件,拒不腾退住房的,按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的2倍计收租金,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告。必要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公租房每次合同期限最短为1年,最长为5年。承租人应在合同期满3个月前向住房保障机构提交续租申请,经审核合格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2024-05-29
年满18周岁且家庭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符合准入条件的人员或家庭。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申请公租房的条件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建议在申请之前,先向当地的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咨询了解。
2024-05-27
年满18周岁且家庭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符合准入条件的人员或家庭。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申请公租房的条件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建议在申请之前,先向当地的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咨询了解。
2024-05-25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各种主体通过新建或者其他方式筹集房源、专门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出租居住的保障性住房,是一个国家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5-14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申请公租房时,申请人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低收入证明、家庭成员证明、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标准的证明等。第八条 申请人应当根据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的规定,提交申请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在开发区和园区集中建设面向
2024-04-18
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退回公共租赁住房:(一)转借、转租或者擅自调换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承租人拒不退回公共租赁住房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退回;逾期不退回的,市、县级人民政
2024-01-29
1 承租家庭推举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承租人,填写变更书面申请,明确变更原因。产权单位核定家庭各项费用均已结清后,收齐承租人身份证、户口本、租赁合同、死亡证明、共同申请人同意变更意见书等材料后,报送到承租家庭原申请户籍所在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审核。
2024-01-26
xxx向xxx政府申请xxx处的公租房,现将家里基本情况陈述如下;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望政府能够批准。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毕业生及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按照《关于进一
2023-12-27
集资房适用我国经济适用房的规定,集资房与公租房的区别包括保障的对象不同、保障的方式不同和保障标准不同,集资房保障对象是低收入群体,公租房是低保户。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
2023-12-19
申请人可以携带相关资料向工作单位所在地街道或乡镇人民政府住房保障窗口进行登记,并填写公租房申请表。申请人员可以去房管局申请公租房。市公租房管理局自收到初审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提出复审意见。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进入申请人轮候库,申请人可在公租房信
2023-12-13
公租房子女不可以继承。公共租赁住房不是归个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是政府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价格,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进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
2023-12-04
一般来说公租房申请人只能到户籍所在地街道或乡镇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登记。填写《申请公共租赁住房轮候预先登记表》即可进入公共租赁住房轮候范围。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政府执政水平的提升,有些地区已开通了公租房的网上申请渠道。 公租房可以在网上申请,登录公
2023-11-15
申请公租房对离婚间隔的时间并没有规定,只要符合公租房申请的条件就可以申请。申请人应当书面同意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核实其申报信息。对在开发区和园区集中建设面向用工单位或者园区就业人员配租的公共租赁住房,用人单位可以代表本单位职工申请。
2023-11-04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