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劳动法》第94条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十一条中规定,单位擅自使用童工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如下法律责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
2023-08-22
当事人不得以订立劳动合同的合法形式掩盖非法意图和违法行为,以达到不良企图的目的。即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有的地方性的法规对劳动合同签订程序的法律要求,除了要求当事人签订书面合同并签字盖章外,还规定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合同管理
2023-07-19
即使是劳务关系,老板拖欠工资也不能到公安机关报案,劳务关系中遇到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可以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到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2023-05-08
用人单位违法加班的,劳动者可以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但需要提供一定的证据,但是不需要太多的证据。一般来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举报之后,会主动去开展调查的。公司要求职工加班,不给加班费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加班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
2022-11-30
经调查确实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立案。对发现的违法行为,经过审查,认为有违法事实、需要依法追究的,应当登记立案。在调查取证后,对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2022-10-26
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
2022-10-24
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以及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去人民法院起诉。(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2、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却不依据劳动法的上述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的,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2022-09-15
教师常见违法行为有,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近年来一直在强调禁止体罚,但体罚现象依然存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罚行为既包括教师殴打学生、命令学生互相殴打等直接体罚,还包括罚学生长跑等变相的体罚行为。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
2022-09-09
劳动者有权去劳动局投诉,维护其合法的劳动权益。而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用人单位的劳动违法行为后,也可以去劳动局举报。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2022-08-30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即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国务院对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
2022-07-09
不在其受案范围内,例如属于具体的行政争议、民事财产纠纷的;或者劳动违法行为已经超过追究责任的时效的等。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目前法院是由民事审判庭依据民事诉讼程序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
2022-06-16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经查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第九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者未成
2022-06-13
(一)对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二)对应当改正未改正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三)对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撤销立案。
2022-05-07
对发现的违法行为,经过审查,认为有违法事实、需要依法追究的,应当登记立案。在调查取证后,对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2022-05-06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对发现的违法行为,经过审查,认为有违法事实、需要依法追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已立案的案件,应当及时组织调查取证
2022-05-06
、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应当告知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对此纠纷,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不予受理。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
2022-05-06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