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的范围及分类,包括国家公职人员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公职人员犯罪的立案标准和公务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公职人员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管理和使用公有财产的人员等。公职人员犯罪的立案标准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有不同的
2025-07-11
公务员酒后驾车的处理方式。公务员酒后驾车将受到纪检部门的严肃处理,根据违规情节和恶劣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实施相应的党纪处分,严重情况将移交司法机关。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驶也有明确规定,包括暂扣驾照、罚款、拘留、吊销驾照等处罚措施。
2025-03-29
滥用职权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仅仅指公务员,有的还是属于国有企业的一些领导,或者是事业单位人员。所以不是公务员也存在滥用职权。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2025-02-07
公务员在工作中受伤,也可以去申请工伤,依法拿到工伤保险的理赔。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二是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
2025-01-18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③互不隶属的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行政监督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
2024-12-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6条的规定,未满18周岁犯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的人,其犯罪记录应予以封存。被封存的犯罪记录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除非司法机关在办
2024-11-23
目前各地对公务员的开除主要是通过纪律条例或政策来确定的,规定会有一些不同,一般如公务员受刑事处分的、公务员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违反计生政策超生的、参与赌博的、经营娱乐场所的、参与经营小煤窑的等就会被开除公职。构成刑事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开除公职
2024-10-19
当家庭暴力到了非常恶劣的程度,就已经是犯罪行为了,受害人可以到法院向行为人提起自诉,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经侦查,如果情况属实,行为人最多会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的刑罚。但这种情况,必须要受害人自己主动提起诉讼,否则,司法机关不会主动进行惩罚。
2024-09-28
行政救济是国家为了排除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侵害,而采取的各种事后法律补救手段和措施的总称。行政主体内部的救济手段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赔偿,其他国家机关的救济手段如司法机关的行政诉讼等。行政赔偿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
2024-09-24
可能会,要看案件实际情况及影响、单位的决定等。首先,司法解释的条款不能由人事部发布,而应由最高法来出台并发布。这意味着,不论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实施的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只要被依法判处刑罚——不论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主刑,
2024-09-01
醉驾免于刑事处罚后一般不会影响子女。根据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醉驾者,依照刑法规定可以免除刑罚。醉酒驾驶免于刑事处罚的一般对子女没有影响,被判刑的可能会影响子女以后考取公务员、军队、进司法机关的政审等。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
2024-02-18
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对自己的机构及其公务员的不良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监督检查不是具体的行政
2024-01-31
政务立案调查是指纪委部门对有违纪行为现已的公务人员进行调查的一种方式和过程。若经过调查确定受调查公务人员存在违纪问题,则先交由组织进行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进行立案侦查。(二)任免机关有关部门经初步调查认为该公务员涉嫌违法
2024-01-03
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对自己的机构及其公务员的不良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可
2024-01-01
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滥用强制措施的,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按公务员处罚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一)以殴打、体罚、非法拘禁等方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二)压制批评,打击报复,扣压、销毁举报信件,或者向被举报人透露举报情况的;(五)其他滥用职权,侵害公
2023-12-19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