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在作出裁定后十日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认为原判认定的某一具体事实或者引用的法律条款等存在瑕疵,
2022-03-10
被告人有前科或者曾受过行政处罚、处分的,应当写明;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的裁定、判决,或者作出不予核准的裁定。
2022-03-09
被告人的年龄,被告人有无刑事责任能力、是否系怀孕的妇女;原判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原判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是否必须判处死刑,是否必须立即执行;
2022-03-02
(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2022-02-28
被告人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后就有可能改判;如果是判处死缓的,被告人在死缓期间,没有故意犯罪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无期徒刑;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如果复核不需要判处死刑的,裁定不予执行;③罪犯正在怀
2022-02-1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执行死刑前,人民检察院发现罪犯正在怀孕的,应当建议人民法院立即停止执行,并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死刑复核监督的部门。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发现死刑复核案件发现新的事实和证据,可能影响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检察意见。(一)认为适用死刑不当,或者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不应当核准死刑的;对于省级人民检察院提请监督、报告重大情况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审查死刑复核案件时,如果对案件主要事实、证据有疑问的;对适用死刑存在较大争议等情形时,应当听取下级人民检察院的意见。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的报请复核。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数罪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局是没有死刑处置权的,死刑由人民法院判决,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第二百四十七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
2020-07-21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死刑的相关程序是比较多的,主要包括执行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缓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等。第二百四十七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
2020-07-21
死刑复核改判几率,是需要看人民法院所认定的案件事实有没有错误的。第二百三十六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20-07-21
第二百四十六条 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第二百四十七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2020-07-21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2020-07-21
根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第259条 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第二百六十条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
2020-07-21
第三百四十七条 报请复核的报告,应当写明案由、简要案情、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一)被告人、被害人的基本情况。通过技术侦查措施抓获被告人、侦破案件,以及与自首、立功认定有关的情况,应当写明;包括上诉理由、检察机关意见,第二审审理或者高级人民法院复核认定的
2020-07-21
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上诉、抗诉。××××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报送本院核准。经合议庭评议后,审判委员会进行了讨论并作出决定。本案现已复核终结。的规定,裁定如下:。核准××××中级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以××罪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劳动改造,以观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