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在一指定时间要约是有效的”这样强制性的规定,通常要约可以在承诺前任何时候撤回。一旦要约被撤回,除非按规定程序恢复效力该要约就不会被接受或承诺。假设一个分包商或供应商向总承包商发出一个口头要约。总承包商在收到撤回要约的通知前承诺了该要约。证券
2023-09-29
《合同法》第25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故判断承诺生效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承诺生效时间以到达要约人时确定。如果承诺不需要通知,则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以行为作出,则一旦受要约人作出承诺的行为,即可使承诺生效。承诺迟延也称承诺迟到,是指受要约
2023-09-29
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承诺撤回是承诺人阻止承诺发生法律效力的一种行为,它是《合同法》规定的承诺消灭的唯一原因。据此,撤回承诺应满足如下条件:
2023-09-28
所谓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一经承诺并送达于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电子合同的承诺也应符合上述规定,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确定承诺的生效就成为判断电子的非常重要的问题。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2023-09-27
要约邀请是指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而要约是一方向他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不得加以拒绝。商业广
2023-09-26
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拒绝要约是指受要约人没有接受要约所规定的条件。要约人在发出要约以后、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突然死亡。如果未来的合同需要由要约人本人来履行,则要约人死亡不影响要约的效力。
2023-09-26
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不得作任何更改,如果承诺的内容如要约不一样的,可以认定承诺的内容变更。比如就要约的主要内容意思一致,仅就要约的附随事项附以条件或者为其他变更,承诺仍为有效。因此,可以认为,承诺对要约的内容并非绝对不可以改变,对非实
2023-09-26
承诺方式不当,承诺一定要以书面的形式做出,不要未经书面承诺直接以行为的方式给予承诺,以免给自己造成风险;应特别注意的是,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一致,不能作出实质性变更。有效的利用承诺撤回权可以避免许多的风险。由于要约一经对方承诺,合同就宣告成立,只要
2023-09-22
投标不是要约邀请,投标是要约。(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第十五条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
2023-09-21
单方面的承诺不是合同,但经双方同意了的,就是合同,是双方合意后的协议。从各国立法规定来看,对于承诺的方式,一般没有具体的规定。承诺的方式,是指受要约人通过何种形式将承诺的意思送达给要约人。承诺的方式是否应作为有效承诺的一种要件,主要取决于要约的内容是否
2023-09-20
我国《合同法》规定要约可以附期限,承诺应当在要约所附的期限内做出。但承诺不能再付期限,因为承诺送达即生效,合同就已经成立,这是合同法明确规定的,所以再给承诺附期限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一)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023-09-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六十五条规定,保管合同是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合同法》第三百七十四条定规定“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
2023-09-17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要约是没有无期限的,要约是有期限规定的,包括要约的生效期限、承诺作出的期限、承诺送达的期限等。第十六条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第十七条 要约可以撤回。(二)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2023-09-16
承诺意思是应允同意;受领要约之相对人,以与要约人订立契约为目的所为之意思表示。通常是要求以书面订立的合同,其承诺也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如《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二篇第2-201条规定,凡价金超过5000美元的货物买卖合同,除该法典另有规定外,均须以书面方式作成,否则
2023-09-14
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约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来合同责任的条款。免责条款常被合同一方当事人写入合同或格式合同之中,作为明确或隐含的意思要束,以获得另一方当事人的承诺,使其发生法律效力。因此说,免责条款以意思表示为要约,以限制或免除当事人未来责任为目的,属
2023-09-14
要约承诺,《合同法》第二十五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承诺到达的时间适用本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中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均允许当事人采用口头的形式缔约,即
2023-09-13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