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这样的,这个合同照样可以被解除。即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企业可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
2024-07-07
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债权人免除债务;《合同法》第411条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破产的,委托合同终止。当事人约定终止合同的情形,比如当事人订立的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当解除条件成就时,债权债务关系消灭,合同终止。解除合同也是合同终止的一
2024-07-07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用以评价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从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具备下列三个要点:。即《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明文规定。
2024-07-07
按照其他方式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执行,需要支付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应当支付给劳动者,不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部门主管以上岗位需经总经理签字。人事行政部将离职员工的档案重新归档,同时结清工资。
2024-07-07
《合同法》认可口头合同的有效性,只要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不论是否存在书面形式,当事人就应完全诚实守信地履行,不得擅自解除合同,如果满足合同解除的条件的,通知到对方,即可解除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
2024-07-06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病假的员工不能随便被解除劳动合同,除非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请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请求赔偿。《
2024-07-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
2024-07-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于处于孕期的女性职工,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的计算是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
2024-07-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当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天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
2024-07-06
甲方与乙方经协商一致解除了劳动合同,乙方已经离职并办妥了离职手续。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
2024-07-06
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企业倒闭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一年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在企业破产时,应优先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费用。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2024-07-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员工在以下情况下有权获得经济补偿:一是根据法律规定,员工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解除劳动合同;二是雇主根据劳动合同法
2024-07-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员工在以下情况下有权获得经济补偿:一是根据法律规定,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二是雇主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三是雇主
2024-07-05
如果劳动者因公司调换工作岗位不同意而被辞退,根据法律规定,公司需要支付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
2024-07-05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
2024-07-05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8、87条,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时需要支付赔偿金,但赔偿金的计算应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不是两倍工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
2024-07-05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及辞职实例。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有不同的试用期时长规定,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是双向选择的表现,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实习员工因缺乏成就感等原因提出辞职时,需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并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