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地进行转让的时候,个人或者单位取得收入的时候是要交税的。土地转让要交的税很多,包括土地增值税、契税、个人所得税等。 土地增值税是按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进行征收的,所以土地增值税税率是比例税率。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土地增值税税率的相
2023-08-16
近期,央视报道:一些全国知名房地产企业8年间欠缴土地增值税3.8万亿元。由此可见,对土地增值税的征管已上升到国家层面。近年来,青岛市的土地增值税与房地产营业税的比例及税负率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最为紧迫。现结合土地增值税日常征
2023-08-16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和军事设施的,免征契税。城镇职工按规定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免征契税。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非法定继
2023-06-29
如果是个人转让著作权,不属于应征增值税项,按特许权使用所得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转让著作权的使用权,应当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根据我国
2023-06-25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是指下列行为:房屋买卖;房屋赠与;房屋交换。第三条契税税率为3―5%。
2023-04-07
第三条 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五)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2022-12-08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契税。
2022-06-13
首次购买普通住宅的面积不超过90平米的房屋税率为1%,大于90的房屋税率1.5%。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契税。第三条,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2022-05-19
(二)开发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是指纳税人房地产开发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
2022-05-13
债权转让协议不属于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不需缴纳印花税。产权转移即财产权利关系的变更行为,表现为产权主体发生变更。产权转移书据是在产权的买卖、交换、继承、赠与、分割等产权主体变更过程中,由产权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所订立的民事法律文书。另外,土地
2020-07-21
征地补偿款是不需要缴税的。政府征收集体土地,公司获得补偿,不征收“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规定,不征收营业税。
2020-07-08
转让房屋涉及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其中契税由买房者缴纳,印花税由买卖双方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以转让收入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个税。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
2020-05-25
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纳税人的营业税缴纳后发生退款减除营业额的,应当退还已经缴纳的营业税税款或者从纳税人以后的应纳营业税税额中减除。因此,房地产企业在签订房产购销合同前,向购房者收
2020-05-25
工业土地使用税适用地区幅度差别定额税率。按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规定每平方米工业土地使用税税率年应缴纳工业土地使用税税率额。工业土地使用税税率是以开征范围的土地为征税对象,以实际占用的工业土地面积为计税标准,按规定的工业土地使用税税
2019-08-09
继去年底国务院修改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后,我国各地财税部门正在抓紧出台有关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幅度调整方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决定的通知》,对税额幅度调整事宜作出具
2019-08-09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财产行为税部分税种申报表的通知》税总发〔2015〕114号的规定,交纳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在申报土地使用税之前,及时在网上申报系统中填报相关的土地使用税税源信息。土地使用税税源信息如何采集、申报?
2019-08-09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