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诉讼中的传闻证据规则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在司法实践中,中国面临证人作证问题以及审判中大量使用书面证言的情况,因此借鉴传闻证据规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和对抗性,需要确立合理的传闻证据规则,并规定适当的例外。研究和制定相
2025-03-28
在实践中,最新暴力取证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呢? 犯本条所定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暴力取证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以暴力逼取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的行为。 5.授意、指使、强迫他人暴力取证的。 以上就是手
2024-12-18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两高”的司法解释旨在通过证人出庭作证来确保审判结果更真实可靠。然而,在实践中,证人证言的质证仍主要表现为庭前证言的质证,还未形成共识或统一的证
2024-07-28
对质是一种审判人员组织和指导下的查证方法,通过相互询问和辩驳来查明案件事实。当证人的陈述出现重大矛盾时,法院会组织他们当面对质,以确定哪个证言是可靠的。我国司法实践中
2024-06-25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两种证据类型。原始证据是指司法人员直接从原始出处获取的未经复制和转述的证据,如被害人陈述、目击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以及物证、书证的
2024-04-07
司法实践中,借条和证人证言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其效力主要看是否能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合法取得的私自的录音证据,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作为
2024-01-20
言词证据,又称人证,是法官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认证的重点和难点。言词证据通过人的陈述内容来反映案件真实情况,包括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与辩解、被害人陈述、鉴定人的鉴定结论(一种较为特殊的言词证据,是鉴定人对司法和执法人员提交的与案件有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
2024-01-05
司法实践中,认定毒品犯罪的证据,主要有案件线索来源、破案及抓获经过、搜查及追缴笔录、鉴定结论、毒品交易的上线和下线、证人证言和被告人供述等。尽管《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对贩毒案件的证据认定作了部分规定,但在实践中,由于毒品案件
2023-10-16
常见的传来证据有:物证的复制品,文件的副本、影印件、抄件,非亲自感受案件事实的证人所作的证言。这是中国刑事诉讼当中有关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规定。中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实践,强调以事实为根据,实事求是地查明案件客观真实,所以并不一概排除传来证据的证明作用
2023-10-13
1、离婚案件中,证人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证人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公司、企事业单位、团体或其他组织; 法院审理本案件的审判人员以及书记员不能充当本案的证人。 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只提交证言,证人不出庭,未经原、被告双方和法官质证,其证言
2023-09-15
1、司法实践中能证明夫妻分居事实的堂见证据一般是以下几和一方在外居住的证明,如房屋租赁合同等双方签订的夫妻分居协议: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分居文书或双方来往的邮件等可以证明双方感情不和分居的事实证人证言,但由于证人常常与为其作证的一方存在利害关系加之离婚涉及
2023-06-29
法院会依法判决债务人偿还债务。司法实践中,并不是只有借条能够证明借款事实的存在的。所以,如果借条丢失了,但是有证人可以作证,而且证言是属实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可从容地要求债权人订立还款计划或订立还款协议书。要注意最好不要让对方察觉到借条已经丢失,否
2022-02-10
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资料等。因此,在司法和执法实践中,要重视直接证据的收集和运用,充分发挥其对案件主要事实的直接证明作用以便迅速、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提高诉讼的效率。
2022-02-08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它原则上在审判中排除传闻证据要求,证人证言须在法庭上接受检验,只有在符合法定的例外情形时才允许采纳庭外陈述。对于中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证人不愿作证、审判中大量使用书面证言的问题,该规则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2020-07-21
司法实践中,认定毒品犯罪的证据,主要有案件线索来源、破案及抓获经过、搜查及追缴笔录、鉴定结论、毒品交易的上线和下线、证人证言和被告人供述等。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
2020-07-2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