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诉讼是指当事人利用诉讼为自己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恶意诉讼的立案条件包括:致使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干扰正常审理、制作虚假文书或
2023-12-27
离婚协议签订后,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才能生效。如果一方不履行或不正当履行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义务,另一方可以根据离婚协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2023-12-27
在工程建设行业有一些人认为串标等行为是行内公开的秘密,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呢?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前我国施工企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一些施工企业可以通过不正当竞争取得了比其他行业更高的利润,造成建筑施
2023-12-25
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店名、商标一字之差,如果足以使消费者产生误导的,就可以认定为侵犯商标权,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如果只是名字有一字不同
2023-12-25
本题考核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赵某从某商场购买了某厂生产的高压锅,烹饪时邻居钱某到其厨房聊天,高压锅爆炸致2人受伤。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侵权责任,应当按照《侵权责任法》和《产品质量法》要求经营者承担责任。
2023-12-23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对重大事件即上市公司发生的、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得知的事件作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
2023-12-23
同县的“牛记酒楼”经暗访发现,“大队长酒楼”经营特色是,服务员统一着上世纪60年代服装,播放该年代歌曲,店堂装修、菜名等也具有时代印记。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牛记酒楼”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行为?
2023-12-22
第一条 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释义〕 本条规定的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本法的直接目的是反对不正当竞争,与此相对应的是鼓励与支持正当的竞争,因此,本法的
2023-12-22
注册商标申请续展的时间是期满前十二个月内,在此期间未能办理的,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宽展期。商标局应当对续展注册的商标予以公告。商标权人采取如侵犯他人在先权利、恶意抢注、侵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等不正当手段获得注册,其情形较为复杂。根据保护在先原则,在先注册的商
2023-12-22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2023-12-21
捆绑销售,根据《反不正当竟争法》的规定,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的行为。即,认定是否构成捆绑销售不正当竞争,无需界定是否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于案件的地域管辖,法律或司法解释没有做出特别规定,应当按照一
2023-12-18
2、若被管理人主张享有无因管理所得的利益,则被管理人负有偿付必要费用、必要债务、管理人因管理遭受损失的义务,但被管理人的偿付义务以其所得利益为限。
2023-12-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
2023-12-15
《商标法》第三十二条 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第四十五条 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自商标
2023-12-13
恶意诋毁别人商标属于商业诋毁行为,也被称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
2023-12-13
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打击报复、争霸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斗殴,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聚众犯罪的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构成聚众犯罪。普通参与人只能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追究行政责任,不能构成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聚众斗
2023-12-13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