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损害费用指污染引起的直接费用,如因污染引起的疾病的治疗费用,或因污染造成的工农业生产的损失费用。②环境防护费用。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2024-06-30
摘要:近几年我国破坏环境的案件屡见不鲜,许多的厂家将污染物投房进入大自然,那么为了规范相关的情节,两高出台司法了解释,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接下来小编为您整理如下。2013年最高法、最高检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认定
2024-06-28
刑法修正案,作为对刑法条文的具体修正,与现行刑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2024-06-26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罪主体资格也就是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放射性
2024-06-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6年6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28日起施行。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行为,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
2024-06-03
(法释〔2013〕15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已于2013年6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1次会议、2013年6月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6月19日起施行。
2024-06-02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九百三十条和第九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委托合同中,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时因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受到损失,可以向委托人请求赔偿。另外,委托人经受
2024-05-18
环境诉讼是指环境保护法律主体向人民法院申述自己的主张,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的活动。环境诉讼主要分为环境行政诉讼、环境民事诉讼和环境刑事诉讼三类。环境行政诉讼包括要求履
2024-05-10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法律规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8条规定,排放、倾倒或处置放射性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
2024-05-02
我国环境污染事故的法律规定多出自《刑法》。如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环境中排放、倾倒、处置废物,这些超标准废物就有可能污染环境,进而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根据本条规定,有本条所列行为,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
2024-04-28
如果证据为被告所有,原告无法取得,法院有权要求被告提供。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有关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情形。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明确表示承认的;已为人民法院发
2024-04-09
律师作为辩护人享有多项权利。首先,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其次,律师可以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然而,如果委托事项违法或委托人利用
2024-04-07
明确规定了环境监管失职罪。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决定,擅自行使环境监管职权。如明知有关单位排放污水、废气或固体废料的行为违反环境保护法,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危及公私财产或人身安全,但严重不负责任,不采取任何措施予以制止,而是采取放任的态度,以致
2024-04-02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应当是无过错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加害人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没有过错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高空坠物案件中采用无过错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的权益,促进案件的顺利开展。环境污染责任是指污染者违反法律规定
2024-03-31
本文介绍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文章指出,现有的诉讼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原告资格的限制、侵权人不明导致受害人无法提起诉讼、诉讼过程漫长
2024-03-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于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除非环境污染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此时侵权
2024-03-11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