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作七天后辞职,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一旦在试用期内发生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伤亡,将会导致数十万元的工伤补助全部由用人单位
2025-02-10
试用期前七天不给工资是不合法的。《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2025-02-03
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刑事案件的立案期限一般不超过七天,但对于有重大、复杂线索的案件可以延长至三十日。刑事拘留的期限分为一般期限和延长期限两种。一般期限为14天,其中7天需要检察机关核准,如果核准则逮捕,否则释放或变更。延长期限的刑事拘留
2024-12-29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要求,用人单位应该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所以用人单位应该支付职工试用期七天的工资。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
2024-08-3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作七天后离职的,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2024-06-16
根据现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劳动者现在处于试用期,单位给劳动者的工资不能低于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或者合同约定正式工资的80%,同时还不能低于劳动者所在单位当地的最低工资。如果既没有约定,工资协定中也没有相应规定,试用期工资待遇应和正式工的工资待遇一致
2024-06-0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约定试用期七天无工资的协议是无效的,该协议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劳动者提供劳动服务的,用人单位要支付工资。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
2024-01-11
试用期不仅仅是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劳动者同时也在考察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劳动者有可能在试用期内就辞职了,毕竟试用期辞职比转正后辞职简单得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试用期七天辞职有工资吗?
2023-08-18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
2022-01-14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根于相关劳动法相关规定可以推出,要求员工签订七天无工资试用期属于违法行为。《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
2021-10-20
公司清算试用期员工有补偿,因为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应当享有劳动者应有的权利。(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根于相关劳动法相关规定可以推出,要求员工签订七天无工资试用期属于违法行为。《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2021-10-19
单位和员工约定劳动7天不发放工资的约定是不合法的,只要员工付出了劳动,员工就有享受劳动报酬的权利。员工可拨打12333针对投诉相关事务进行咨询。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试用期七天后辞职,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报酬是不合法的,劳动者提供了劳动服务的,应该支付劳动报酬。首先,切忌出现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录用条件,如乙肝歧视,对女性设定婚育方面的条件。用人单位如果认为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并解除劳
2020-07-21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要求,用人单位应该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所以用人单位应该支付职工试用期七天的工资。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
2020-07-21
试用期工资不能低于劳动合同的百分之八十。根于相关劳动法相关规定可以推出,要求员工签订七天无工资试用期属于违法行为。《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
2020-07-2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