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员工在工作满七天后离职,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是违法的。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试用期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与员工约定试用期,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如果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用人单位应按照员工试用期满一个月的工资为标准,支付赔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如果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应支付差额部分。如果逾期不支付,用人单位将被要求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但不超过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向员工加付赔偿金: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试用期员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享有购买社保公积金的条件。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购买社保公积金,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如果发现用人单位未购买社保公积金,员工可以要求其补缴。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补缴,可以向政府管理机构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举报处理。
如果员工符合购买社保的条件,但用人单位不购买,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维权:
在公司购买社保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合同试用期规定的内容。试用期约定需遵循六点规定,包括协商约定、期限限制、计算方式等。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试用期工资的问题。试用期工资需根据劳动合同来确定,合同中有约定就有有效益工资。试用期的时间长短和次数限制因劳动合同期限而异。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况包括完成一定任务的合同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单位最低档工资或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试岗期没有工资肯定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用人单位应该按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工资。
试用期前七天不给工资是不合法的。《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