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行政诉讼撤销判决的概念是什么

行政诉讼撤销判决的概念是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386
【行政判决】行政诉讼撤销判决的概念与种类

撤销判决指人民法院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全部或部分违法,从而作出的全部或部分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及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司法实践中,对大量存在的作为的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提出撤销之诉的请求,以消灭其已经产生的法律效力。

撤销的微观法理意义在于人民法院首先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后以司法决断使其既向前又向后失去已经发生的法律效力,由于撤销的理由是具体行政行为在成立时缺乏合法性的要件,所以,撤销具有前溯力,其效力及至行政行为作出之时。对撤销的履行要使相关主体恢复至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前的状态。如何履行撤销判决要视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已经履行及履行的后果来具体确定。如果作为诉讼标的的具体行政行为没有得到实际履行,则人民法院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后,双方均不作为即可;如果具体行政行为得到履行则应使履行的内容恢复至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前的状态。

撤销之诉是行政诉讼原告提出诉讼请求最多、运用最为广泛的诉讼类型,行政诉讼中的撤销判决也是人民法院最有力地监督被告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手段和方式。

本文探讨的撤销判决仅指人民法院对作为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的实体合法性的否定评价,不含人民法院针对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裁定。既可能发生在一审,也可能出现在二审。

《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2项“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据此,行政诉讼的撤销判决有如下四种:

其一,终止性的全部撤销,与后边的“并”不发生关系,被告不得重作;

其二,“发回性”的全部撤销,先全部撤销后再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为;

其三,终止性的部分撤销,与后边的“并”不发生关系,部分撤销意味着部分维持;

其四,“发回性”的部分撤销,先部分撤销后仅就被撤销的部分再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发回性”的全部撤销或部分撤销就是法条中的“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应由之意。对撤销判决种类的理解、把握是《行政诉讼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期限、适用范围、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涉及已立案的人民法院的处理方式、申请要求以及联系方式等。申请人需明确提出复议请求并提供相关事实根据和理由,留下有效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行政复议机关核实情况。复议机关以收到申请并

  •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未经质证的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地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在实际审判中,也存在不经当庭质证的例外情况,法官会对证据进

  •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的相关内容。教师解聘规定了教师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被所在学校等机构解聘或给予行政处分的情形。教育申诉制度则为教师等教育主体提供了获得行政救济的途径,促进教育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如申诉处理不当,申诉人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

  • 行政诉讼中证据的保全的概念及条件是什么

    证据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调查证据之前,对于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根据诉讼参加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采取制作笔录等方式,预先加以调查和固定的制度。按照《行政诉讼法》第36条的规定,采取证据保全措施须具备以下条件:。如果当事人还未起诉,则不是诉讼上的证

  • 行政诉讼第三人与行政诉讼证人概念有何不同
  • 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是什么
  • 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种类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