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如何进行行政诉讼证据保全

如何进行行政诉讼证据保全

时间:2023-12-08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582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的法律意义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采取措施保护证据价值的一种诉讼行为。根据行政诉讼的法定种类和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要求,证据保全在行政诉讼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证据保全的适用条件

人民法院可以对证据进行保全的情况包括:

  1. 证据有可能灭失的情况;
  2. 证据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

行政诉讼的法定种类有七种,并且要求当事人提供明确的证据。这些证据在被提供后,需要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严格的辨认和核实。

证据保全申请的要求

当事人提出证据保全申请时,申请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对方当事人的名称和请求保全的事项;
  2. 应保全的证据,包括证明申请人具有请求权的证据和证明保全必要性的证据;
  3. 申请保全证据的理由;
  4. 依该证据应证明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被保全的证据必须能够证明争议的行政法律事实以及其他待证事实。

证据保全措施的采取

一旦人民法院准予证据保全申请,应当采取查封、扣押、照相等固定措施,将证据保全下来。

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

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是指在法官的主持下,当事人就有关证据进行辨认和对质,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以及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辩论的活动。

证据对质辨认和核实的重要性

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是对证据进行审查的重要环节。原则上,所有证据都应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庭审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即使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也不例外。然而,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如果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也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证据对质辨认和核实的程序

在对证据进行对质和辨认过程中,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证据问题相互发问,也可以向证人、鉴定人或者勘验人发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证据质证的规则有哪些

    对于案情比较复杂或者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前向对方出示或者交换证据,并将交换证据的情况记录在卷。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调取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听取当事人意见。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

  • 行政诉讼证据的要求有哪些

    根据行政诉讼证据第十二条规定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根据行政诉讼证据第十五条的规定,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供的现场笔录,应当载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内容,并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

  • 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核认定的含义

    证据的审核认定,是指法官在听取当事人对证据的说明、对质和辨认后,对证据作出的采信与否的认定。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下列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在对证据

  • 行政诉讼证据的质证要如何进行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审中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调取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听取当事人

  • 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是指纸质证据吗
  • 行政诉讼证据的辨认和核实的原则是什么
  • 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的调取有哪些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