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行政诉讼证据质证的规则有哪些

行政诉讼证据质证的规则有哪些

时间:2024-11-13 浏览:5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623

行政诉讼证据质证的规则

证据交换与展示规则

(1) 对于案情复杂或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在开庭前组织当事人向对方出示或交换证据,并将交换证据的情况记录在卷。

(2)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其他法律规定的应当保密的证据,在开庭时不得公开质证。

(3) 当事人申请人民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审中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调取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听取当事人意见。

(4) 对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出示证据的原件或原物。但在以下情况下除外:出示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并经法庭准许可以出示复制件或复制品;原件或原物已不存在,可以出示证据复制件、复制品或与原件、原物一致的其他证据。视听资料应当当庭播放或显示,并由当事人进行质证。

质证内容与方式规则

(1) 当事人应当就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以及证据的证明效力和大小进行质证。

(2) 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相互发问就证据问题;也可以向证人、鉴定人或勘验人发问。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相互发问,或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时,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案件事实有关,不得采用引诱、威胁、侮辱等语言或方式。

(3) 凡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人民法院可以就证人能否正确表达意志进行审查或交有关部门鉴定。当事人在行政程序或庭前证据交换中对证人证言无异议,或证人因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其他意外事件无法出庭时,经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庭可以根据审理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以及是否延期审理。证人出庭作证时,应当出示证明其身份的证件。法庭应当告知其诚实作证的法律义务和作伪证的法律责任。出庭作证的证人不得旁听案件的审理。法庭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但组织证人对质的除外。

(4) 法庭在质证过程中,对与案件无关的证据材料应予排除并说明理由。法庭在质证过程中,准许当事人补充证据的,对补充的证据仍应进行质证。法庭对经过庭审质证的证据,除确有必要外,一般不再进行质证。

(5) 在第二审程序中,对当事人依法提供的新证据,法庭应当进行质证;对当事人对第一审认定的证据仍有争议的,法庭也应当进行质证。

(6)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对当事人依法提供的新证据,法庭应当进行质证。新证据是指以下证据:在一审程序中应当准予延期提供而未获准许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依法申请调取而未获准许或未取得,人民法院在第二审程序中调取的证据;原告或第三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的证据。

(7) 因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证据不足而提起再审所涉及的主要证据,法庭也应当进行质证。

专家辅助人出庭规则

专家辅助人,也称诉讼辅助人,是指在科学技术和其他专业方面具有特殊知识或经验的人,类似于法官或法庭顾问,其不同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专家证人,也不同于鉴定人。对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当事人可以向法庭申请由专业人员出庭进行说明,法庭也可以通知专业人员出庭说明。必要时,法庭可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对质。当事人对出庭的专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学历、资质等专业资格有异议的,可以进行询问。由法庭决定其是否可以作为专业人员出庭。专业人员可以对鉴定人员进行询问。

重新鉴定规则

(1) 原告或第三人在举证期限内书面申请重新鉴定,并提供证据或正当理由表明被告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鉴定结论可能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2)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并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鉴定部门或鉴定人不具备相应的鉴定资格;坚定程序严重违法;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经过质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对于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补充质证等方式解决。

(3) 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委托或指定的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书是否具有以下内容:鉴定的内容;鉴定时提交的相关材料;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鉴定的过程;明确的鉴定结论;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鉴定人及鉴定部门的签名和盖章。如果前述内容欠缺或鉴定结论不明确,人民法院可以要求鉴定部门进行说明、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证据五大规则解读

    证据,在法学界一向被视为诉讼的脊梁,是构筑诉讼大厦最为可靠的基石。为履行我国加入WTO三大协定中关于及时公布贸易法律、法规、处理贸易纠纷案件司法裁判案例及依据的承诺,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颁布后,最高人民法院吸取证据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行政诉讼特点,又颁布实

  •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解读之认证规则

    行政诉讼认证是法官对证据三大属性,即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所进行的综合审查判断。即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53条)。“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口号,并同时为我国三大诉讼和人民法院组织法所确认,被奉

  •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价值取向

    行政诉讼中被告不得自行收集证据规则,是指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不得再行取证或不得擅自取证,否则在涉诉后其自行收集的证据将被认定为无效证据或瑕疵证据的证明规则。可见,对非实质性证据应当不属于绝对不得收集的证据,而应属于“不得擅自收集”的情况;

  • 行政诉讼证据质证的规则有哪些

    对于案情比较复杂或者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前向对方出示或者交换证据,并将交换证据的情况记录在卷。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调取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听取当事人意见。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

  • 证据交换规则的实施制度及其重要性
  • 电子邮件是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吗
  • 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别规则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