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法法律法规 > 证券法法规 > 股票期权制度有哪些原则

股票期权制度有哪些原则

时间:2025-01-2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7430
1.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是指将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联系,对经营者的长期贡献给予回报的激励方式。

经营者持股: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的结合

经营者持股是一种实现长期激励的有益探索。短期激励是指将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当期效益相联系,对经营者的当期贡献给予回报的激励方式。然而,长期激励有利于经营者的长期行为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而短期激励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因此,应将经营者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经营者的激励主要集中在岗位时的奖励,而对离职后的收入保障机制重视不够。这导致了某些经营者在岗时的短期行为,甚至不合法收入的增加。因此,在经营者激励机制建设中应将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保障经营者持股。

期股奖励与实股奖励相结合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重要的产权激励手段,能够将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长期绩效很好地结合起来。然而,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股票期权激励可能引起收入差距增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应将期股奖励与实股奖励相结合,以企业净资产增长指标来衡量经营者的贡献和业绩,更符合转轨时期的特殊性。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包括货币激励和非货币激励,是调动经营者积极性的主要手段。然而,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金钱并不是衡量经营成就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应充分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任何一项政策措施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都需要一个有效率的股票市场和明晰的产权和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前提。股票期权制度的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这些制度环境。因此,应将激励与约束结合起来,确保股票期权的具体条款符合股东利益,并设立一个相对独立的薪酬委员会来负责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同时,还需要完善对经理进行监督的反向治理机制,消除经理通过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来提高自己效用的可能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激励股与原始股的区别

    激励股与原始股的区别。激励股是为了激发员工能力或挽留高素质员工而分配股份、期权或分红的一种制度,旨在确保公司持续发展。而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前发行的股票,在限售期结束后可以自由流通。股权激励的股权行权有附加条件,而原始股则没有太多限制。

  • 加强对证券交易营业部的管理的暂行办法

    加强对证券交易营业部的管理的暂行办法,包括其定义、管理规则、申请设置证券交易营业部的条件和程序,以及证券交易营业部的业务范围。金融机构需符合一定条件并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设置证券交易营业部,并可在批准范围内开展多项业务。如未在规定时间内开

  • 股票期权制度有哪些原则

    经营者持股是实现长期激励的有益探索。一般来说,长期激励有利于经营者的长期行为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短期激励有利于激励经营者较快提高企业经济绩效,但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因此,应将经营者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股票期权制度的

  • 关于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现实分析

    作为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股票期权,是指企业所有者给予经营者的一种权利,经营者凭借这种权利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可以以约定的价格购买企业一定数量的股票,并在其认为合适的价位上抛出该股票以获得差价。目前,全球前500家大工业企业中,有89%己向经理人实施了

  • 关于实施经理股票期权制的思考
  • 股票期权制退位
  • 辞退了还有期权股吗
证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