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抵押的房产,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诉讼保全。
财产保全的目的是防止当事人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或判决生效后处分有争议的财产,以防止纠纷扩大,并确保生效判决的执行。然而,如果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不当,可能会给当事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造成损害。例如,对当事人的银行存款进行全部冻结,超出申请人的请求范围,会限制对方当事人的经营活动。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也认为,人民法院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保全的范围应当限于当事人争议的财产或被告的财产,不得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针对案外人的财产。对于善意取得与案件有关的财产的案外人,一般也不得采取保全措施。因此,财产保全的范围不能超过申请人的请求范围,也不能超过争议财产的价额。只有在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请求范围内采取保全措施,才能实现财产保全的目的,保护申请人的权益,同时避免给被申请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1. 情况紧急,不采取财产保全将会对申请人的合法财产权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2. 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不会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 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否则法院将驳回申请;
4. 案件必须涉及给付内容,属于给付之诉;
5. 当事人一方的行为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
6. 必须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申请,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依职权裁定采取诉讼财产保全措施;
7. 申请人需提供担保,但法院可以要求提供担保的义务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抵押物的出售问题,指出在抵押期间抵押物不能买卖,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下才能转让,并强调了抵押物转让的通知义务。若转让价款明显低于抵押物价值,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提供担保。转让所得价款需提前清偿债权,剩余部分归抵押人所有。
抵押合同的无效情形。具体有四种情况: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时全部财产抵押给其中一人,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对国有企业关键设备等进行抵押,破产企业破产前将未抵押债务设抵押,债务人与个别债权人串通抵押大部分财产。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抵押合同需书
抵押担保合同未办理抵押登记时的效力问题。根据《物权法》规定,即使未办理抵押登记,合同依然有效,抵押人有协助办理登记的义务。债权人享有登记请求权和担保请求权两种请求权,可根据情况选择行使。抵押人未履行义务需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和担保义务等责任。
抵押的房产是否可以过户的问题。在完成房地产所有权证书的抵押手续后,抵押的房产仍然可以过户,抵押人有权合法处置抵押物。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房产过户律师的收费标准和咸阳房产过户给子女的流程及手续费。在办理过户时,需进行赠与公正,并准备相关证件和资料办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