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中介协议书的陷阱有哪些?
1、中介协议书中的透明骗术——假“开放”真“蒙人”
协议内容:甲方向乙方提供的信息均为房主通过电话得知的情况,乙方自己与房主联系见面看房。本公司不设专人陪同,免去中间环节带来的不便,开放客户与房主沟通。
这看起来似乎很透明,避免了“房托儿”,但实际上房屋中介提供的很可能是虚假信息。“他们最常见的方法是刊登一个价格明显低于周边房价的房源广告,消费者指名要这个房后,他们当着消费者的面拨通房主电话,让双方通话,然后向消费者收钱。但消费者事后不是找不到房主,就是房主称房屋已经租出去了。”
2、中介协议书中的虚伪骗术——提供无效协议书
协议内容:一周之内找不到合适房屋,应向乙方退款。
对这种协议书,不法中介会找出“管公章的人今天不在”等理由,拒绝盖章。一旦一周之内找不到消费者满意的房源,不法中介则拒绝退款。
3、中介协议书中的霸王骗术——中介假装不知情
协议内容:如果乙方对所提供的房源信息不满意,或因其他原因未能与房主成交,可多次来本公司查询新信息。但甲方有权拒绝乙方超出协议所示方位的查询,所付信息费不退。
这是典型的霸王条款,而且还带有欺骗色彩。任何消费者都不会在成交后还不停地查询新房源,所谓“协议所示方位”,不过是当时双方的口头协议。
4、中介协议书中的无赖骗术——态度强硬退款磨蹭
一旦各种手段使尽,消费者依然要求退款,这时不法中介会采取耍赖的方式。
对于消费争议,工商、消协部门只有调解的权限,并不能强制要求经营者退款。不法中介就是摸准消费者不愿为区区几百块钱上法院的心理,才有恃无恐。
5、中介协议书中的狡猾骗术——设法骗取协议书
即使消费者字斟句酌地签订了一份可以保护自己权益的协议书,也盖上了中介公司的公章,但还是没找到合适的房源,前来退款。这时不法中介更加黑心。消费者前来退款,中介公司态度非常友善,想方设法骗取协议书。等消费者再来取退款时,不法中介便称没有协议书和收据不能退款。
二、如何防范中介陷阱?
1、查看中介公司是否具备本市房地产管理局核发的资质证书。
2、对待协议文本和发票,必须查看公章是否清楚,如不相符,请您不要签字,并及时谢绝服务。
3、对协议书中的一些关键条款,有疑问或者含义不清时,请勿轻信中介公司工作人员口头所说的各种承诺和诱人动听的言辞。如果需要补充一些条款,一定要落实在文字上。
4、按协议约定提出退回押金的合理要求时,先拿回押金再交证据,必要的时候,事先准备好复印件。
离婚协议的生效条件及基本信息,包括男女双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因感情不和等原因自愿离婚,并协商达成离婚协议。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包括存款、房屋、汽车等其他财产的处理方式,以及债务的处理和其他协议事项。
男方净身出户离婚协议书的合法撰写问题。男女双方因夫妻感情破裂自愿离婚,并达成以下协议:女儿随女方生活,男方负责全部抚养费;共同财产房屋和存款归女方所有;共同债务由男方承担。协议自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离婚证》之日起生效,并规定了争议解决方式。
房屋中介费的合法性,指出根据居间合同的相关法律,中介费收取合法且一般由第三方中介公司收取,需要注意核实房东身份以避免诈骗。中介费的支付方式通常是一次性收取,且需要提供发票保障权益。目前尚无具体法律规定中介费的收取方式。
房地产中介市场存在的陷阱,包括中介机构无证经营、提供虚假材料和信息、提供禁止转让的房屋等。同时,也介绍了消费者避免上当受骗的方法,如选择合法、信誉度高的中介公司、仔细阅读中介服务协议、核实买卖双方身份等。提醒消费者在与中介机构合作时需保持警惕,确保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