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 > 农民在生产农产品经营的协同行为是垄断吗

农民在生产农产品经营的协同行为是垄断吗

时间:2024-12-11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0465
粮食安全对于我国来说是最为重要的,目前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与我国农业保护和农业科学发展是离不开的,那么农民在生产农产品经营的协同行为是不是垄断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农民在生产农产品经营的协同行为是否构成垄断行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不属于垄断行为。因此,农民在生产农产品经营的协同行为并不构成垄断行为。

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

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客观要件、主观要件和客体要件。

主体要件

垄断协议的主体要件指的是协议或协同行为由多个独立主体构成。这些主体可以是经营者、行业协会(经营者利益代表者)、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垄断协议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具有“多个主体共同行为”的特征。此外,参与联合的主体应具有独立性和决策能力。

客观要件

垄断协议的客观要件是指经营者之间存在共同或协同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表现为协议、合同、备忘录等文书形式,也可以表现为企业团体的决定或决议,还可以表现为经营者之间共同或协同一致的外在行为。这些行为的结果是排除或限制竞争。

主观要件

垄断协议的主观要件是指经营者之间存在通谋或主观故意。经营者之间以限制竞争为目的,并希望或愿意将双方或多方的意志形成一致的主观愿望,即有谋取超额利益的故意。

客体要件

垄断协议的客体要件是指经营者之间侵害了我国法律保护的市场公平竞争关系。垄断协议对我国经济运行的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损害了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农民在生产农产品经营的协同行为并不符合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也不会对市场公平竞争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些行为不属于垄断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责任的具体内容

    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第五十四条反垄断执法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执法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

  • 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限制竞争行为是指妨碍甚至完全阻止、排除市场主体进行竞争的协议和行为。在我国,限制竞争行为的实施者通常为两类主体,一是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二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行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均是竞争带来的消极产物。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不同

    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主要是一种经济行政法,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主要是一种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调整的目的在于禁止限制竞争行为,创造进行合法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维护合法竞争的自由性,鼓励经营者积极参予市场竞争,保证经营者自愿参预市场竞争的机会

  •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怎样处理经营者实施的垄断行为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何处理经营者以行政机关强制为由实施的垄断行为?考虑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定》对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处罚已经作了明确规定,因此,《工商行政管理

  • 垄断经营构成什么犯罪
  • 垄断经营是否犯罪
  • 农贸市场垄断违法吗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