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雇主与农民工在书面约定或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约定的具体支付日期,如果遇到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应在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之前支付。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生效,其中第十四条规定,具体支付日期遇到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的情况下,应在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之前支付。
如果雇主因不可抗力原因无法在支付日期支付工资,应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支付。
当公司有足够资金但不发工资时,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党员干部的旷工行为及其处分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旷工行为若情节较重将给予党纪处分。同时,党员干部作为劳动者,严重旷工行为可能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法律要求。用人单位需向农民工提供工资清单并建立书面支付台账,遵守《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规定。工资条对农民工而言十分重要,可核对工资、个税及五险一金等信息,并确认是否按劳动合同规定时间发放。
拖欠农民工工资后相关的经济补偿方式和法律手段。当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等,并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调解协议达成后用人单位未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或执行裁决。
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比例的相关规定。建筑施工单位需按工程合同价款的不同预存不同比例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范围从2%到5%。对于未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施工企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动用保证金支付,并在动用后强制企业补足差额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