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离职一直不批怎么办
时间:2024-09-14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试用期开始之后劳动者认为这份工作跟自己想象中的差异比较大,公司发的工资也不符合规定,于是就去申请了离职,但是没有想到公司的老板一直不批自己的离职申请。那么,试用期离职一直不批怎么办?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有关介绍,您可以看一看。
试用期离职的法律规定及解决方法
一、劳动者提出辞职的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自行撰写辞职申请,无需用人单位同意或提供辞职申请表。
二、试用期满是否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通常情况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建立劳动关系后会经历一段试用期。根据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然而,一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即使在试用期内,也需要及时签订劳动合同。事实上,劳动合同应在用工后一个月内签订,并且试用期也应包括在内。若超过两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则违法。因此,一旦被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应在入职后一个月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无论试用期的长短。劳动关系的建立必须以书面劳动合同订立为准。若用人单位不积极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用人单位将承担以下法律后果:1. 从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支付每月工资的二倍;2. 从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将视为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当然,若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是为了逃避社会保险责任,这是无法回避的。在劳动者进行举报监督后,用人单位应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
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
辞退、辞职和自离的薪资标准比较
辞退、辞职和自离三种情况下的薪资标准比较。辞退时,用人单位需足额支付员工工资,赔偿金视辞退原因而定;辞职情况下,员工因个人原因辞职通常无赔偿金,若因单位因素离职则应有赔偿;自离则按旷工处理,达到一定天数可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辞职
-
第一章、综述
员工管理制度的全面内容,包括适用范围、营业作息以及人事异动风险等方面。制度规定了新员工入职流程和辞职程序,要求员工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并服从岗位分配。同时,制度也规定了员工入职后的试用期、试工期以及离职申请等方面的内容。
-
入职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
-
正式员工离职手续办理流程
-
甲方与乙方的成人教育脱产学习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