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而拖发工资违法吗
时间:2025-02-05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疫情影响还在持续,一些公司就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收入受到了影响,公司资金出现断裂的情况,无法正常发工资给劳动者。有些劳动者在迟迟不能收到工资之后,也不知道因为疫情而拖发工资违法吗?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有关介绍,您可以看一看。
疫情对工资支付的影响及法律规定
一、疫情导致工资发放延迟是否违法
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由于疫情的影响,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无法正常上班,因此无法按时发放工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的规定,企业拖欠工资将承担法律责任。然而,根据劳动部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第四条的明确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因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则不属于“无故拖欠”。
二、疫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是否可以缩短工时和减少工资
企业可以通过缩短工时的方式来稳定工作岗位,但前提是与职工协商一致。缩短工时属于企业自行确定的工作时间,根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企业可以相应减少劳动报酬,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缩短工时与停工、停产是不同的,因此不受后者关于正常支付工资的规定的影响。在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的目的下,可以理解为缩短工时后可以相应降低劳动报酬标准,但不应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根据《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明电〔2020〕5号)第二条的规定:“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根据该通知,企业可以与职工协商一致,通过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来稳定工作岗位,以尽量减少裁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期降薪是否违法?
试用期降薪的违法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降低员工薪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低于最低标准。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此外,辞退员工时也需注意告知录用条件
-
一、长期虚报工资的处罚
关于长期虚报工资和相关法律规定的处罚问题。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若在财务报告中虚假记载或隐瞒重要事实,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将面临罚款。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公司不提取法定公积金、未通知债权人、清算期间隐匿财产等其他违法行为及其相应处罚
-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
劳动关系解除责任的举证规定
劳动关系解除责任的举证规定。疫情期间公司解除劳动关系需给出充分理由和事实依据,否则可能涉及违法解除。如公司无法证明员工存在严重违纪等行为,则需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作为赔偿。如公司拒绝支付,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权益。
-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不发工资能维权吗
-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赔偿金标准
-
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是否可以解雇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