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而拖发工资违法吗
时间:2025-02-05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疫情影响还在持续,一些公司就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收入受到了影响,公司资金出现断裂的情况,无法正常发工资给劳动者。有些劳动者在迟迟不能收到工资之后,也不知道因为疫情而拖发工资违法吗?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有关介绍,您可以看一看。
疫情对工资支付的影响及法律规定
一、疫情导致工资发放延迟是否违法
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由于疫情的影响,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无法正常上班,因此无法按时发放工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的规定,企业拖欠工资将承担法律责任。然而,根据劳动部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第四条的明确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因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则不属于“无故拖欠”。
二、疫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是否可以缩短工时和减少工资
企业可以通过缩短工时的方式来稳定工作岗位,但前提是与职工协商一致。缩短工时属于企业自行确定的工作时间,根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企业可以相应减少劳动报酬,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缩短工时与停工、停产是不同的,因此不受后者关于正常支付工资的规定的影响。在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的目的下,可以理解为缩短工时后可以相应降低劳动报酬标准,但不应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根据《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明电〔2020〕5号)第二条的规定:“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根据该通知,企业可以与职工协商一致,通过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来稳定工作岗位,以尽量减少裁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小时工加班费问题的法律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时的加班费问题。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标准工资的300%支付工资。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不计入最低工资,用人单位将加班费计入工资以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是违法行为。
-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包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损失赔偿的问题。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损失。用人单位需承担证明损失的责任,可扣除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未签劳动合同不需缴纳违约金,但有服务期约定和保密事
-
试用期完离职扣一半工资的法律问题解析
试用期完离职扣一半工资的合法性问题,明确指出这一行为违法劳动法规。同时详细解释了试用期主动离职的工资支付问题以及劳动者要求支付工资的途径。劳动者可以通过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后工资被扣怎么处理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职后工资被扣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建立劳动关系和发放工资的基本规定,然后给出了几种解决途径,包括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和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等。同时,提到了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时效和证据问题。另外,简要介
-
一、长期虚报工资的处罚
-
如何维权:没签订劳动合同被解雇扣工资
-
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是否可以解雇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