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申请书
申请书应当一式三份,其中两份递交仲裁委,申请人留存一份。若被申请人为共同当事人,则申请书一式四份,其中三份递交仲裁委,申请人留存一份。申请书应使用蓝黑或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必须由本人签名并注明申请日期。除了要写明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电话,以及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外,还应明确、具体地提出申请请求,并陈述申请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2. 身份证明
劳动者作为申请人,应携带本人身份证明并提交复印件。若委托代理人代理申请,则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用人单位作为申请人,则应携带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并提交复印件。此外,还需提供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等。
3. 劳动关系证明
申请人应提供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出入证等相关材料及相应复印件。
4. 被申请人身份证明
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可能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申请人身份的相关材料。如果被申请人是用人单位,则应提供工商注册登记相关情况的证明,包括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地、身份证复印件、经营地等。如果被申请人是劳动者,则应提交其本人户口所在地地址、现居住地地址、联系电话等。
5. 送达地址确认书
申请人在递交申请书时,应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详细写明自己接收仲裁文书的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等信息。
根据《中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 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 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如果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根据《中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的情况,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认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工伤认定所需的材料和流程、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情形以及视同工伤的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认定申请及办理流程、劳动仲裁的程序和时效等相关内容。为保证工伤认定的客观公正和简捷方便,制定了相应的工伤认定办法。
申请人因劳动争议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的仲裁申请书。申请人要求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拖欠工资及赔偿金、补缴社会保险费用以及支付工作期间加班工资。同时,文中详细列出了加班费计算详单,并提示在递交申请书时需递交的相关材料。
工伤索赔的相关程序,包括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程序、行政诉讼程序、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和诉讼程序以及工伤认定行政复议程序等。劳动者在遭受工伤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来申请工伤认定和索赔,包括提交相关材料、经过工伤认定、行政诉讼、仲裁和诉讼等步骤,最终得到工
我国关于竞业限制案件的仲裁与起诉程序。劳动争议案件中,包括因竞业限制引发的纠纷应遵循仲裁前置原则,当事人需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仲裁裁决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涉及商业秘密侵权,可直接起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需准备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