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程序 > 股骨颈骨骨折工伤赔付多少钱

股骨颈骨骨折工伤赔付多少钱

时间:2024-08-09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30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工伤来说是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带来影响的。对此相信大家都知道。那么如果发生工伤就会涉及到赔偿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股骨颈骨折工伤赔付的问题。

股骨颈骨骨折工伤赔偿标准

一、工伤认定程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者必须在事故发生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具体程序如下:

1. 劳动者需先到工伤认定科申请工伤认定。

2. 待工伤认定书下来后,劳动者需到劳动能力鉴定科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3. 根据鉴定结果,劳动者应尽快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按照工伤赔偿。

二、工伤赔偿项目

工伤赔偿数额需要按照下列赔偿项目理个清单才能确定:

1. 医疗费

2. 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

3. 生活护理费

4. 工伤期间的工资

5. 交通食宿费

6. 辅助器具费

7.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8. 伤残津贴

9.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0.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股骨颈骨骨折伤残鉴定

伤残鉴定是对交通事故事实的客观认定,是判别主要责任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交通事故中,伤残鉴定一直是一道重要的程序。了解交通事故鉴定问题是每个公民应该做到的。

股骨上端的骨折可以分为股骨头下骨折、股骨颈中断骨折、股骨基底部骨折和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恢复程度逐渐增加,由于该部位血运丰富,术后愈合良好,畸形的可能性较小。除非在恢复期间人为有意破坏,否则评残资格应该没有问题。

如何申报交通工伤

申报交通工伤需要以下材料:

1. 用黑色水笔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和《工伤申报证据清单》。

2. 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3. 受伤者身份证复印件。

4. 首次门诊病历及拍片报告复印件或出院记录复印件。死亡情况下,还需提供医学死亡证明和户籍注销证明。

5. 属于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交通事故伤害的,需提交由用人单位开具的派工单或出差通知书或其他能证明因工外出的原始证明材料。

6. 属于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需提交上下班的作息时间表、单位至家中正常路线图。个人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需提供本人机动车驾驶证复印件。属于暂住本市人员,还应提供租房协议或房东出具的租房证明。

7. 需提交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单方交通事故的,还需提交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证明。

8. 属于交通事故肇事方逃逸的,需提供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逃逸证明》。

9. 受伤职工的劳动保障卡复印件。非本市户籍人员还需提交暂住证原件和复印件,并在《工伤认定申请表》备注一栏中注明劳动保障卡号和暂住证编号。若员工尚未办理劳动保障卡,请先到劳动保障所办理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10. 人证言2份及证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误工费赔偿包含五险一金吗

    交通事故误工费赔偿是否包含五险一金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或无固定收入的情况下,均可主张五险一金赔偿。受害人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计算误工费,包括收入证明、病历或出院小结等。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 伤残赔偿金计算方法

    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方法。赔偿金根据伤残等级来计算,每个等级对应的赔偿比例不同。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多个方面,具体计算标准根据当地相关法规确定。赔偿义务人应对这些项目进行赔偿。

  • 超过法定申请期限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处理意见

    超过法定申请期限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处理意见。法院面临直接驳回起诉、直接认定工伤和参照雇员人身损害赔偿处理三种方式。然而,每种方式都有其问题和弊端。直接驳回起诉可能导致工伤职工的权益受损,直接认定工伤缺乏法律依据,并可能导致法院与劳动行政部门的权力冲

  • 煤矿工伤轻微骨折赔偿标准及申请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煤矿工伤轻微骨折的赔偿标准与申请工伤认定所需的材料。赔偿标准依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工伤认定需提交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工伤的定义及范围,包括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 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费用责任
  • 司法伤残鉴定费用及相关赔偿
  • 纠纷导致鼻骨骨折能定残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