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在享受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权利的时候,也需要承担着一定的义务,只有清楚这些义务后,再参与调解的话,对于当事人来说才能在其中获得一定的收获。那么,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时享有哪些义务?听一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时享有的义务
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根据《人民调解法》第24条规定,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有义务如实陈述纠纷事实。这意味着当事人应当提供准确、完整的纠纷事实,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事实情况。如实陈述纠纷事实是确保调解能够基于真实情况进行,从而达到公正、公平的调解结果的重要前提。
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当事人有义务遵守调解现场的秩序,并尊重人民调解员的权威和地位。这包括遵守调解现场的规则和程序,不干扰调解的进行,不进行辱骂、威胁或攻击人民调解员的行为。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和尊重人民调解员的要求是维护调解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保障调解效果的重要保证。
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时,应尊重对方当事人的权利,包括表达意见、提出主张、提供证据等。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是体现平等原则、尊重当事人自主性的重要体现。当事人应积极倾听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充分尊重其权益,通过平等协商和沟通,寻求达成双方满意的调解结果。
人民调解的调解形式
单独调解
单独调解是由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或纠纷发生地的调委会单独进行的调解。在单独调解中,调解组织只涉及该纠纷案件的调解工作,不涉及其他纠纷案件。这种调解形式相对简单,适用于纠纷较为简单、涉及范围较小的情况。
共同调解
共同调解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民调解组织共同进行的调解,针对跨地区、跨单位的民间纠纷进行协调配合。共同调解相对于单独调解而言较为复杂,需要各调解组织之间的协作和协调。在共同调解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主次关系,确定一个调解组织为主,其他调解组织为协助方。2.制定详细的调解计划,明确各方的分工和责任。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待当事人一视同仁,避免小团体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干扰。4.调解协议达成后,各调解组织要督促当事人认真履行协议。5.进行纠纷统计和档案管理工作,由主要调解委员会负责。
直接调解
直接调解是调解人员将纠纷双方当事人召集在一起,主持调解他们之间纠纷的一种形式。直接调解可以作为单独调解或共同调解的方式进行。在直接调解中,调解人员起到主导作用,通过亲自与当事人沟通、协商,促进纠纷的解决。
间接调解
间接调解是调解人员动员借助纠纷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的力量进行调解的一种方式。在间接调解中,调解人员通过与第三者进行沟通和协商,间接影响纠纷双方的意见和态度,从而达到解决纠纷的目的。间接调解是一种常用的调解方法,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
公开调解
公开调解是在调解纠纷时向当地群众公布调解时间、调解场所,邀请当事人亲属或朋友参加,允许群众旁听的调解方式。公开调解适用于涉及广泛、影响较大、当事人有严重过错并对群众有教育示范作用的纠纷。在采取公开调解方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纠纷,以达到法律、政策和社会公德教育的效果。2.选择的纠纷不得涉及当事人的隐私。3.以说服教育为主,避免搞成“斗争会”或“批判会”,促成当事人和解。
非公开调解
非公开调解是指在纠纷当事人之间进行的调解,除当事人外没有其他人参与的一种调解形式。非公开调解适用于涉及纠纷当事人隐私权的纠纷。在非公开调解中,调解人员与当事人之间进行私密的沟通和协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
联合调解
联合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其他地区或部门的调解组织、群众团体、政府有关部门甚至司法机关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共同综合治理民间纠纷的一种方式。联合调解的目的是通过各方的合作和协调,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共同解决复杂的纠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