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 >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时享有哪些义务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时享有哪些义务

时间:2023-12-28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5043
当事人在享受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权利的时候,也需要承担着一定的义务,只有清楚这些义务后,再参与调解的话,对于当事人来说才能在其中获得一定的收获。那么,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时享有哪些义务?听一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时享有的义务

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根据《人民调解法》第24条规定,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有义务如实陈述纠纷事实。这意味着当事人应当提供准确、完整的纠纷事实,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事实情况。如实陈述纠纷事实是确保调解能够基于真实情况进行,从而达到公正、公平的调解结果的重要前提。

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当事人有义务遵守调解现场的秩序,并尊重人民调解员的权威和地位。这包括遵守调解现场的规则和程序,不干扰调解的进行,不进行辱骂、威胁或攻击人民调解员的行为。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和尊重人民调解员的要求是维护调解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保障调解效果的重要保证。

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时,应尊重对方当事人的权利,包括表达意见、提出主张、提供证据等。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是体现平等原则、尊重当事人自主性的重要体现。当事人应积极倾听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充分尊重其权益,通过平等协商和沟通,寻求达成双方满意的调解结果。

人民调解的调解形式

单独调解

单独调解是由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或纠纷发生地的调委会单独进行的调解。在单独调解中,调解组织只涉及该纠纷案件的调解工作,不涉及其他纠纷案件。这种调解形式相对简单,适用于纠纷较为简单、涉及范围较小的情况。

共同调解

共同调解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民调解组织共同进行的调解,针对跨地区、跨单位的民间纠纷进行协调配合。共同调解相对于单独调解而言较为复杂,需要各调解组织之间的协作和协调。在共同调解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主次关系,确定一个调解组织为主,其他调解组织为协助方。2.制定详细的调解计划,明确各方的分工和责任。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待当事人一视同仁,避免小团体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干扰。4.调解协议达成后,各调解组织要督促当事人认真履行协议。5.进行纠纷统计和档案管理工作,由主要调解委员会负责。

直接调解

直接调解是调解人员将纠纷双方当事人召集在一起,主持调解他们之间纠纷的一种形式。直接调解可以作为单独调解或共同调解的方式进行。在直接调解中,调解人员起到主导作用,通过亲自与当事人沟通、协商,促进纠纷的解决。

间接调解

间接调解是调解人员动员借助纠纷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的力量进行调解的一种方式。在间接调解中,调解人员通过与第三者进行沟通和协商,间接影响纠纷双方的意见和态度,从而达到解决纠纷的目的。间接调解是一种常用的调解方法,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

公开调解

公开调解是在调解纠纷时向当地群众公布调解时间、调解场所,邀请当事人亲属或朋友参加,允许群众旁听的调解方式。公开调解适用于涉及广泛、影响较大、当事人有严重过错并对群众有教育示范作用的纠纷。在采取公开调解方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纠纷,以达到法律、政策和社会公德教育的效果。2.选择的纠纷不得涉及当事人的隐私。3.以说服教育为主,避免搞成“斗争会”或“批判会”,促成当事人和解。

非公开调解

非公开调解是指在纠纷当事人之间进行的调解,除当事人外没有其他人参与的一种调解形式。非公开调解适用于涉及纠纷当事人隐私权的纠纷。在非公开调解中,调解人员与当事人之间进行私密的沟通和协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

联合调解

联合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其他地区或部门的调解组织、群众团体、政府有关部门甚至司法机关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共同综合治理民间纠纷的一种方式。联合调解的目的是通过各方的合作和协调,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共同解决复杂的纠纷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纠纷的官司流程

    民事纠纷的官司流程以及其他解决方式。在官司流程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起诉、提交起诉材料、提交书证、立案审查、预交诉讼费用、开庭审理、判决生效等步骤。另外,还介绍了自力救济和社会救济两种常见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包括自决、和解、调解和仲裁等。

  • 律师是否可以代受害人举报诈骗?

    律师在诈骗案件中的角色。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委托律师起草控告书或举报书,但律师不能代替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或委托辩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也有义务保障其辩护权利。

  • 原告请证人可以给钱吗

    原告能否给证人钱财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原告不得给证人钱财。证人出庭需经法院许可,其证言需经过质证查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保障证人的安全十分重要,对于特殊案件的证人还有特殊保护措施。证人因作证而支出的费用可以得到补助。

  • 检察院沟通期间对案件侦查的影响

    检察院在沟通期间对案件侦查的影响。检察院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时,如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应及时与监察机关沟通。沟通期间不得停止侦查,并要及时报告上一级检察院。根据案情不同,侦查终结后的案件将分别作出移送审查起诉或撤销案件的处理决定。检察院自己立案的案

  • 被告的证据是否在法庭上出现?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中的原告身份
  • 遗产分割前债权人如何主张债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