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定,加班费属于职工劳动报酬所得的一部分,而劳动报酬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因此,加班工资需要扣除个人所得税。
通常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所得包括工资、新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经营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偶然所得。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的规定:
(一) 工资、薪金所得;
(二) 劳务报酬所得;
(三) 稿酬所得;
(四)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 经营所得;
(六)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 财产租赁所得;
(八) 财产转让所得;
(九) 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上述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综合所得)的,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上述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的,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上述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的,按照法律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仲裁员会对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公正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经过的程序。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当然,如果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时,仲裁时效也会中断。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仲裁时效将暂停。
对于未获得加班费的劳动者,应及时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此外,劳动者还可以选择劳动仲裁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劳动争议应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如果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节假日上班后,用人单位安排调休的,一般是不会有加班工资的,但调休要安排同等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协商后,企业可以在劳动法限定的延长工作时数内
因工作岗位不能断续,需周末或国家法定节假日继续工作,称为计划加班。不得事后补填,否则不认定为加班。c、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每小时按员工小时加班工资标准的3倍计算。为了保护员工的休息权,国家对加班加点进行了严格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