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首先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如果土地争议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寻求调解,并签订权属地界协议书。
如果协商和调解无法解决争议,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做出处理决定。个人之间、个人与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使用权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区、县级人民政府做出处理决定。
如果发生严重的侵犯行为,导致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事故,并触犯法律的,可以直接由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处理。
跨越县、市、省级行政管辖区的土地权属争议,由各自上一级人民政府处理。如果纠纷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或国务院的土地管理机关组织有关部门临时组成仲裁委员会进行调解和裁决,并经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批准执行。
地方单位或个人与驻军发生的土地权属纠纷,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如果当事人双方的土地跨越县、市、省级行政管辖区,参照上述规定处理。
如果当事人对有关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然而,在土地所有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也不得破坏地上附着物。
关于土地纠纷申诉期限和土地纠纷处理原则的相关内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土地纠纷处理需依法进行,保护土地现状和合法权益,维护历史协议和乡规民约,合理处理无偿占有或平调引起的纠纷,保护原社队或个人的权益等。同时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法律依据和立案标准。相关规定指出,非法占用农用土地并改变其用途,导致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污染的行为构成犯罪。具体立案追诉标准包括占用基本农田、防护林地或特种用途林地等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的行为。此外,文章还阐述了非法占用林地和耕地的具
购买私人地皮盖房子的拆迁补偿问题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条件和纠纷解决方式。购买者若合法拥有房产证,在拆迁时可获得补偿。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转让人拥有多处住房、双方为同一集体组织成员等。纠纷可通过协商、行政解决和司法解决。
山东省建设厅为确保被拆迁人享受最低住房保障所采取的措施。该厅明确了无论被拆迁人的住房面积大小、质量如何,都应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得到相应的货币补偿和安置房。新规定旨在改善住房困难户的条件,确保他们不因拆迁而失去最基本的住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