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伤鉴定证书的办理程序如下:工伤职工伤情相对稳定后,若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其用人单位需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交有效的诊断证明、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等相关材料。
2. 法律依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 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二) 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
1. 工伤认定的对象一般包括具备以下条件的职工:
(1) 存在受到伤害或患职业病的事实;
(2)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
(3) 拥有相关的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
2. 关于工伤认定的对象,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所有用人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申请工伤认定并符合受理条件的,劳动保障部门应予受理。
(2)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其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并符合受理条件的,劳动保障部门应予受理。
(3) 无营业执照或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或死亡的,这些职工和童工无需申请工伤认定,直接由单位给予一次性赔偿。若单位拒不给付赔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予以处理。
根据鉴定结果,可以要求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1. 拿到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后,接下来是申请工伤保险赔偿。工伤保险赔偿的流程如下:
(1) 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由单位向劳动局申报工伤。获得工伤认定书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然后由工伤保险机构进行赔偿。
(2) 若单位在30天内未申报工伤,工伤职工个人应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向所在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获得工伤认定后,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按伤残等级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赔偿。
2. 若单位未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由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进行赔偿。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同上。
3. 关于申请工伤认定和索要工伤赔偿,若协商不成,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解决。受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也可以向工伤认定部门提出认定申请,但需满足受理条件,否则申请将不予受理。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访问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试用期内劳动者在工伤情况下的待遇法律依据。试用期内的劳动者与公司存在实际劳动关系,受到法律保护。医疗期间和伤残等级鉴定后,劳动者享有相应的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全额报销、按月发放工伤津贴或伤残抚恤金等。不同伤残等级也有不同的待遇,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详细阐述了工伤事故责任的认定要件,包括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人身损害事实以及排除职工故意引起的事故等。同时,介绍了工伤赔偿的程序,包括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伤残鉴定和确定赔偿标准等步骤。
工伤保险赔偿的范围及责任。当员工发生工伤时,工伤保险基金负责支付工伤相关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补助等。雇主需承担未购买工伤保险时的全部赔偿。工伤认定范围包括工作时间内的事故伤害、职业病等。职工在特定情形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临时工工伤期间是否有工资待遇问题,指出临时工只要符合工伤条件就应享有工伤待遇和工资。同时,文章介绍了工伤保险的定义和作用,包括为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和生活保障等帮助。还提到了工伤后的等级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工伤保险费的缴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