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具体规定如下:
(1)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2.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3. 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1. 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放。
保胎假需要医生开具证明,因此工资按照病假待遇发放。
2. 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放。
怀孕7个月以上,如获得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并经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对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放。
3. 产假,生育津贴。
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
公司员工的规范与规定。包括上下班准时、服从上级指挥、保守业务秘密、爱护公司财物等行为规范,以及关于工作时间安排、签到打卡、出勤要求、工作时间延长、值日值宿等方面的规定。同时,详细说明了员工请假的相关规定,包括病假、事假、婚假、丧假、产假和公假的申请方
女职工生育保险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法。文章介绍了女职工在生育保险方面可能遇到的劳动纠纷问题,如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争议。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法,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有效的调解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等。同时,文章强调了女
事业单位产假期间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的维权途径。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维护权益,包括了解劳动仲裁的概念、适用条件、管辖和地域范围以及基本程序。劳动者应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提交仲裁申诉书,经仲裁委员会受理并决定后,通过开庭辩论和调解等环节来争取自身权益。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详细内容和适用范围,包括劳动保护义务、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孕期女职工权益保护、产假和流产假、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以及哺乳期保护和设施建设等条款,旨在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