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公摊率是指房屋公摊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根据住宅的层数、高度以及类型的不同,确定住宅公摊率的合理范围。
对于多层住宅,一般认为公摊率在7%至12%之间是合理的。
7-11层的住宅被归类为小高层。如果没有设计电梯,公摊系数一般在10%至15%左右;如果有设计电梯,公摊系数会更高一些,通常在15%至20%左右。
12-33层的住宅公摊率在14%至24%之间是合理的。
别墅类的住宅公摊率一般在1%至8%之间是合理的。
可公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包括以下部分:
此外,每套住宅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割墙及外墙(包括山墙)的面积,按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房地产面积测算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解析法是根据实地测量的数据进行面积测算,包括界址点坐标解析测算面积和几何图形法量算面积。
图解法是根据已有的房地产图纸,利用各种不同的测量仪器进行面积测算,包括求积仪法、称重法、模片法、光电面积量算仪法等。
购房过程中公摊面积决定权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公摊面积纠纷频发。公摊面积的所有权属于业主,但使用权存在问题。发展商不公示公摊面积的具体情况,给自身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为防范风险,购房者应索取公摊数据、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购房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一旦发
商铺买卖中需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商铺投资价值的确定,需检查开发商证件,谨慎签订商铺买卖合同及注意商铺产权问题。购买商铺时需核实开发商的预售证,合同中要明确公摊面积和返租承诺等事项。此外,投资者应注意商铺的产权性质,独立产权的商铺风险较小,而小产权商铺
小区屋顶砸伤业主和砸坏业主财物以及村自建房屋冰雪滑落伤人两个问题的法律责任。对于第一个问题,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人,对于小区内公共设施上的悬挂物的安全负有管理责任,应对李先生的损失承担民事责任。对于第二个问题,朱某作为村自建房屋顶层邻居的房屋所有人
房屋交付后办理两证所需缴纳的费用,包括契税和维修基金费用,并详细说明了契税的缴纳比例和维修基金费用的计算方式。文章还涉及了定金缴纳后的签约时间、办理按揭所需的资料、预售资金监管银行、公摊面积分配原则、非直系亲属共同购房问题,以及按揭贷款必须在开发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