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追诉时效 > 经济犯罪立案追诉标准解读

经济犯罪立案追诉标准解读

时间:2024-01-26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297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立案追诉标准(二)》规定公安机关经济犯罪案件的标准

背景与经过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先后在2001年和2008年发布实施了《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和《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为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侦查、批捕、起诉提供了明确、统一的执法规范。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原有的追诉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执法的需要。因此,为了及时、准确打击经济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根据刑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的实际需要,共同制定了《立案追诉标准(二)》。

意义

《立案追诉标准(二)》的印发施行是为了打击经济犯罪、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重大举措。它有利于规范立案追诉活动,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此外,该标准的制定还有利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

与前一版本的关系

《立案追诉标准(二)》主要是对2001年《追诉标准》和2008年《补充规定》相关立案追诉标准的重新制定和修改。为准确体现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定职能,促进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立案追诉标准(二)》没有沿用2001年《追诉标准》和2008年《补充规定》的名称和体例,而是遵循了已有的《立案追诉标准(一)》的名称和体例模式。

制定修改原则

在制定修改《立案追诉标准(二)》的过程中,高检院和公安部遵循了合法性、协调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要求该标准符合刑法规定;协调性原则要求与现行司法解释和相关行政经济法律、法规规定相协调;科学性原则要求该标准符合实际、科学准确;适用性原则要求该标准对每一罪案应予立案追诉的情形进行细化、量化。

制定修改情况

《立案追诉标准(二)》共包括86种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其中,16种案件的标准沿用了2001年《追诉标准》和2008年《补充规定》的内容;13种案件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进行了制定或修改;9种案件的标准根据相关刑法进行了个别文字修改;42种案件的标准综合各种因素进行了调整修改;还有6种案件的标准根据刑法修正案新增的罪名进行了新制定。

根据刑法修正案新增罪名的立案追诉标准

一、新增罪名的背景

自2001年《追诉标准》发布以来,随着《刑法修正案(三)》至《刑法修正案(七)》的相继实施,我国经济犯罪领域新增了11个罪名。其中,5个罪名的立案追诉标准已在2008年的《补充规定》和新的司法解释中得到规定。本次研究制定的立案追诉标准主要针对新增的6个经济犯罪罪名,包括资助恐怖活动案、虚假破产案、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案、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违法运用资金案、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二、立案追诉标准的制定情况

1. 参照同类型或相关联的经济犯罪案件标准制定: - 虚假破产案参照妨害清算案的标准; -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案参照违法发放贷款案的标准; -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参照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的标准; - 违法运用资金案参照背信运用受托财产案的标准。2. 根据刑法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细化: - 资助恐怖活动案的立案追诉标准重申了刑法的规定,并参考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的立案追诉标准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意见,综合分析相关情况,对传销活动的人员数量和层级进行了量化,并明确了立案追诉的条件。

三、立案追诉标准的具体内容

1. 资助恐怖活动案: - 根据刑法规定,该罪属于行为犯,社会危害性较大,不宜量化立案追诉标准; - 重申刑法规定,并参考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2. 虚假破产案: - 参照妨害清算案的标准进行立案追诉。3.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案: - 参照违法发放贷款案的标准进行立案追诉。4.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 - 参照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的标准进行立案追诉。5. 违法运用资金案: - 参照背信运用受托财产案的标准进行立案追诉。6.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 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 根据相关部门、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意见,量化了立案追诉的条件。

四、立案追诉标准的依据

立案追诉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刑法的规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司法实践情况。对于参照其他经济犯罪案件标准制定的罪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并综合归纳相关情况进行量化和规定。同时,针对资助恐怖活动案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还参考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和相关部门的意见。通过制定这些立案追诉标准,可以更加准确地界定经济犯罪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为司法机关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有助于加强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同时,也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司法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七年前的案件是否可以翻案?

    七年前案件是否可以翻案的问题。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是否可翻案取决于是否超过追诉时效。若案件已立案或符合特定情形,则不受追诉时效限制。此外,《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也提供了具体的规定和条件。

  • 追诉时效期限的计算方法

    追诉时效期限的计算方法,包括从犯罪之日和犯罪终了之日开始计算的方式。文章还阐述了追诉时效的终点、延长和中断问题。对于逃避侦查或审判、被害人提出控告等特殊情况,追诉期限不受限制。若在前罪的追诉期间再次犯罪,前罪的追诉期限会中断,并从后罪成立之日重新计算

  • 偷逃税款的追诉时效问题

    中国偷逃税款的追诉时效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最长追诉时效为十年。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具体时效根据不同刑罚有所不同。对于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将面临处罚。若纳税人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且受到行政处罚,通常不再追究

  • 刑法中的追诉时效规定

    刑法中的追诉时效规定。根据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追诉时效期限分为不同情况,包括五年、十年、十五年和二十年。对于同一种犯罪行为的不同情况,应根据与罪行最相符的最高刑来确定追诉时效。超过二十年后若仍认为有必要追究刑责,需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

  • 行贿追诉时效的数额限制问题
  • 交通肇事逃逸追诉期限是多久
  • 刑事诉讼期是几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