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明案件事实,分清事非,摸准争议的焦点,分析和研究当事人的心理状况等。
(2)根据案件需要和方便当事人的原则,选择调解地点。调解可以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进行,也可以在当事人单位进行。
(1)调解既可由仲裁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仲裁庭主持,可根据需要灵活掌握。
(2)仲裁员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宣讲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和疏导,以便使当事人自愿协商、互相谅解,为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创造条件。同时,劳动争议仲裁员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本案的调解意见,以供当事人参考或选择。
(3)仲裁员可进一步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允许当事人就有关问题开展辩论。同时,仲裁委员会可邀请企业主管部门、工会组织以及当事人的亲友协助仲裁员进行调解。
(1)当事人双方经过民主协商,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2)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虽然达成协议,但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后悔的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停止调解,及时以裁决的方式结案。
(1)首部:写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全称和案件编号;写明仲裁参加人的自然状况;要写明申诉的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以及答辩的理由和事实。
(2)正文:简述经查明的劳动争议的主要事实和双方的责任。阐述调解理由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调解协议的内容,以及仲裁费用的分担情况。
(3)尾部:应写上"本调解书送达当事人签收后即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字样。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独任仲裁员或仲裁庭组成人员署名。最后要写明制作调解书的年、月、日,并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印章。在正本上(书记员署名的左上方)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字样的戳记。
劳动法诉讼时效的相关问题。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仲裁和诉讼。此外,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解决、企业调解、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四种途径。双方自愿是协商和企业调解的基础,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强制必经程序,而法院审判是最终程序。建议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以避免受到欺骗。
公司注销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当公司被撤销时,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可以向股东追责,同时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另外,服刑人员参与劳动改造没有工资,但可获得报酬。关于劳动官司一审的判决时间,民事诉讼一般六个月内
劳动争议律师费用的计算方式。律师服务收费主要依据诉讼标的额规模设定,涉及财产分配等事宜的收费根据不同金额范围有不同的比例。同时,律师事务所和当事人可协商采用风险代理方式,最高收费额度不超过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费用仅指律师代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