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的规定,如果工资的支付时间约定在周末,用人单位应该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进行支付,而不是在周末进行支付。具体来说,如果约定的支付时间是周六,用人单位应该在周五进行支付。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是我国的一项法律法规,对工资支付进行了规范。根据该规定,以下是与工资支付时间相关的具体规定:
根据第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该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如果劳动者因故不能亲自领取工资,可以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此外,用人单位还可以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根据第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必须书面记录支付的金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并进行签字。这些记录需要保存两年以上备查。此外,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还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个人的工资清单。
根据第七条的规定,工资必须按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进行支付。如果遇到节假日或休息日,用人单位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进行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对于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劳动者,可以按照周、日、小时进行支付。
根据第八条的规定,对于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根据相关协议或合同的规定,在劳动任务完成后立即支付工资。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该规定指出,在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支付病假工资待遇。职工有权申请休病假,且不能直接使用年休假抵扣病假。只有当病假累计达到一定时间时,才能根据相关规定使用年休假。具体规定涉及不同工作年限的职工
申请人因劳动争议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的仲裁申请书。申请人要求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拖欠工资及赔偿金、补缴社会保险费用以及支付工作期间加班工资。同时,文中详细列出了加班费计算详单,并提示在递交申请书时需递交的相关材料。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关于周末支付工资的时间规定。用人单位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而不是在周末支付。此外,还介绍了工资支付对象、支付记录保存、工资支付时间以及临时劳动或具体工作的工资支付等相关规定。
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解决、企业调解、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四种途径。双方自愿是协商和企业调解的基础,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强制必经程序,而法院审判是最终程序。建议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以避免受到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