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试用期 > 企业是否有权要求员工赔偿培训费用?

企业是否有权要求员工赔偿培训费用?

时间:2024-02-11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2644

依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向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索赔培训费的范围限定于"出资培训"。具体情形包括:

一、委托全日制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培训中心、职业学校代培学生。

用人单位委托全日制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培训中心、职业学校代培学生的情况下,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后,有权向用人单位索赔培训费。

二、学历培训。

员工参加学历培训的情况下,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后,有权向用人单位索赔培训费。

三、能力培训。

员工参加外语等级进修、专业技术职称(晋级)培训以及劳动技能培训等能力培训的情况下,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后,有权向用人单位索赔培训费。

四、出国或异地培训、进修、研修、做访问学者等。

员工参加出国或异地培训、进修、研修、做访问学者等的情况下,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后,有权向用人单位索赔培训费,包括各种学杂费、往返交通费、置装费和在外期间生活补贴。

用人单位需提供的支付凭证主要指员工培训的学杂费等,一般不包括聘请讲师和添置设备的费用。如果用人单位提供的是"企业内训",且无法提供支付凭证,员工有权拒绝赔偿。

责任编辑:吴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 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 入职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

    入职时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问题。明确提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试用期合同是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保护双方的权益。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

  • 实习生培训协议

    实习生培训协议的相关内容。协议中,甲乙双方就培训费用、乙方的义务、服务期、工资及福利待遇、乙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其他条款进行了详细约定。乙方需珍惜培训机会、遵守规定,若违反规定则需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甲方与乙方的成人教育脱产学习协议
  • 劳动法年假制度的详解
  • 违约离职是否需要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