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 >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两者的异同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两者的异同

时间:2024-02-02 浏览:6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5006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区别

一、劳动法的定义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各国劳动法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 劳动就业法
  •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
  • 劳动报酬
  • 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程度
  • 女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制度
  • 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
  • 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险制度
  • 职工培训制度
  • 工会和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制度
  •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以及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和检查

二、劳动合同法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在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发布的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共分8章98条,包括:总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特别规定、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属于社会法。

三、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区别

1. 名称不同:《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在名称上有所区别,前者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后者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 立法背景不同:《劳动法》是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初步紧张状态下产生的法律,于1995年1月1日生效实施。而《劳动合同法》则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逐渐成熟时期、劳动关系非常紧张状态下产生的法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3. 立法宗旨不完全相同:《劳动法》明确把劳动者权益放在第一位,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劳动合同法》则更加具体和操作性,旨在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在名称、立法背景和立法宗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劳动法调整的范围更大更宽泛,而劳动合同法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如您对上述有疑问或者还想了解更多的有关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问题,可咨询我们的律师进行了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兼职是否适用劳动法

    兼职的法律地位及其是否适用劳动法的问题。兼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只有当工作符合一定的劳动关系判断标准,如从属性、人身性和有偿性,才受到劳动法的保护。此外,特定人群如未毕业大学生、实习生和

  •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 60岁员工签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我国关于60岁员工签订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劳动者退休后不再享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需签订劳务合同。同时,关于兼职员工的劳动关系,司法审判机关持肯定态度,只要符合劳动法规定且得到用人单位同意,兼职员工应享受劳动法保护。但劳动者在从事兼职活动时,应保护自身

  • 在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

  • 劳动合同期限的分类
  • 试用期开除员工赔偿多少
  • 员工有自动放弃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吗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