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公司与**公司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将**公司在**帝都酒店有限公司的55%股权转让给**妈湾电力有限公司。该协议经长沙市政府批准,并由湖南省政府颁发了港澳台企业批准证书(湘0161370)。根据协议,**公司支付了432万投资额转让款。
然而,由于中外合资的“**公司”未能按照要求提交深圳市工商局同意对外投资的文件,导致股权转让的工商登记无法完成。尽管如此,根据股权转让后经批准的合同章程,**公司派出了简*遥为“**公司”的副董事长,王*南为董事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
2004年8月,**公司采用欺诈手段,在没有通知**公司的情况下,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华南分会提请仲裁,并以**公司没有完成股权转让手续为由进行缺席仲裁。最终,于2005年2月28日完成了仲裁裁决。
然而,这一裁决严重违反了《仲裁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等程序规定,成为**公司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工具。因此,根据法律规定,该裁决不应被执行。
在仲裁期间,华南分会未能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有效送达。**公司的注册地址是在香港,而华南分会却将文件送到了另一个地址。**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仲裁期间居住在公司注册地址,并收到了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等方面的信件,但未收到任何来自华南分会的文件。因此,无法证明华南分会已经按照规定进行了有效送达。
另外,所寄信件中未注明所寄文件的名称,退回的信件也无法证实所称寄送文件是否已经寄出。因此,无法证实仲裁庭已经按照仲裁规则的要求进行了送达。
仲裁裁决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形式缺陷和实体错误。形式缺陷指裁决不符合某些国家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要求,例如未明确标注必要信息或未采用书面形式等。不同国家对于形式缺陷的态度不同,一些国家将其作为撤销裁决的理由,而多数国家则允许仲裁庭进行修正。实体错误则
中国涉外仲裁中的程序法律适用和实体法律适用。程序法律适用指的是仲裁机构审理争议案件时所遵循的程序性法律规范。实体法律适用则是在审理涉外争议案件时,确定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力义务关系,判定争议是非曲直所适用的法律规范。包括当事人选择仲裁实体法原则、依冲突
中国**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与**米歇尔贸易公司签署的钢材买卖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争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遵循国际商会仲裁院推荐的条款制作,双方约定了仲裁地点为北京,但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应适用中国法律作为仲裁条款
网上仲裁的法律问题,包括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理论上的困惑。文章重点讨论了网上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问题,以及电子传输方式下的仲裁协议是否符合传统仲裁要求。随着网络交易的增加,对电子文书如电子合同、电子提单和电子仲裁协议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