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反倾销 > 反倾销案例分析

反倾销案例分析

时间:2020-05-25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458

一、案件裁决情况

1999年6月23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散装阿司匹林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0年1月3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初裁,裁定**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倾销幅度为11.14%;**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0.00%;中国其他公司为144.02%。2000年7月11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裁定**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反倾销税率为16.51%、**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10.85%、普遍税率144.02%。

本案已进行了3次年度行政复审及3次情势变更复审。在这3次年度行政复审裁决结果,**恒河制药有限公司的反倾销税率两次为零税率,1次为0.04%;**新华制药有限公司3次行政复审裁决结果的反倾销税率均为零税率。尽管本案还没有进行日落复审,但根据3次行政复审结果,美国已经终止对**恒河制药有限公司和**新华制药有限公司的反倾销措施。

二、争论焦点及评析

(一)苯酚的替代价格

1.申诉方

申诉方认为,美国商务部在计算苯酚的正常价值时,将不同来源的两组数据,即印度对外贸易月度统计:卷II–进口(“印度进口统计)和《印度化学周刊》中的数据加以平均,导致了价格的低估。申诉方引用美国对中国的癸二酸反倾销案的结果,认为商务部将印度进口的统计数据与《印度化学周刊》的数据加以平均进行计算是不合理的。申诉方认为,苯酚是生产癸二酸的主要原料,而在初裁和终裁中,美国商务部仅依据《印度化学周刊》的数据对苯酚进行了估价。因此,申诉方认为,本案中,美国商务部不应当使用印度进口统计数据作为苯酚的替代价格,应使用《印度化学周刊》的数据作为苯酚的替代价格。

申诉方指出,美国商务部用来估价苯酚的印度进口统计数据涉及期间长达12个月,直至1998年3月,而《印度化学周刊》的国内数据包括处于调查期的所有月份的价格。因此,印度进口统计数据并不符合商务部同期性的要求,没有提供代表调查期印度苯酚价格的准确数据。申诉方认为,印度苯酚价格的波动性使同期性数据的适用变得更加重要。申诉方进一步指出,印度政府对进口苯酚征收的“保护性关税”和由此引发的印度价格上涨均印证了印度苯酚价格的波动性。因此,申诉方认为,在苯酚估价中使用印度进口统计数据扭曲了调查期实际的市场价格。

申诉方进一步指出,与处于36~54Rs/kg范围的其他已有的苯酚价格相比,根据印度进口统计数据(24Rs/kg)得出的平均价格属于异常价格。因为申诉方和**恒河制药有限公司所提交的材料表明印度的阿司匹林、水*酸以及水*酸的衍生物生产商主要使用国内的原材料,所以,申诉方坚持认为,商务部在苯酚的估价过程中使用印度进口统计数据的做法是不适当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

    保护关税和保税制度在贸易保护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同时介绍了塞尔估价定义的概念及其在国际海关估价中的影响。保护关税是保护本国工农业的一种措施,通过高税率限制进口商品进入国内市场;保税制度则提供免税的进出口货物的临时存储和加工场所。塞尔估价定义是关于海关估

  •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现状与问题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是全球贸易救济措施受害国之一,面临众多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但国内贸易救济工作尚处初级阶段,存在力量薄弱、企业意识不强、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为提高贸易救济措施效力,需加强反倾销工作、提高企业意识、增加政府支持和服务力

  •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以及掠夺性定价的法律特征。申请书需包含申请人信息、对进口产品的详细说明、国内同类产品的影响等。掠夺性定价是卖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意图排挤竞争对手,谋求垄断地位的行为,其法律特征包括主体为卖方经营者、地域市场为国内、暂

  • 欧盟对华反倾销案案例分析

    该产品是铁合金的一种, 其中钼的含量在45%到80%之间, 余下的部分是铁和少量的杂质。2001年8月8日,欧委会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钼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根据各应诉企业的不同情况,欧委会分别对中国企业裁定了36%至263 %的临时反倾销税税率。

  • 反倾销案例分析
  • 中美水产反倾销案例分析
  • 国际反倾销法的制度缺陷:中欧鞋业贸易案例分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