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规定,劳动关系成立的条件如下: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为证明劳动关系成立,可以收集以下证据:
搜集工资卡、工资存折、工资条或其他工资发放记录,并确保有单位盖章。如果无法获得原件,可以复印或拍照方式搜集。
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劳动者可以通过社保局网站或社保局打印自己的社会保险费记录。
搜集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上岗证”、“外派证”等能够证明职务职位身份的证件,并确保有单位盖章。如果无法获得原件,可以复印或拍照方式搜集。
搜集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并确保有单位盖章。如果无法获得原件,可以复印或拍照方式搜集。
搜集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如考勤表、出勤卡等。如果无法获得原件,可以复印或拍照方式搜集。
让同事出具书面证言,但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证言的同事一般需要到庭作证;二是同事需要有证据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即需要有出具证言的能力。
搜集载有劳动者名字的用人单位的各种文件,如通知、工作任务单、任命通知书、介绍信、签到表等书面资料。
搜集劳动者代表用人单位与其他实体或个人签订的文件,如代表公司签收的快递单。
如无法搜集书面证据,劳动者可以创造证据,如录音、录像和拍照。录音最好是与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协商谈判劳动关系事宜的录音。拍照和录像最好是拍摄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在用人单位内上下班的情况。
搜集用人单位网页登记的公告、消息或劳动者与相关人员的即时聊天信息记录。但这类证据需要证明聊天双方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并需进行公证。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协商谈判具体事宜时的手机短信往来和电话录音也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但需要证明手机号的主人身份。
如果劳动者无法搜集到任何证据,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寻求帮助搜集有利的证据。
代发工资的含义及劳动关系的确认方式,列举了证明劳动合同关系的证据材料。同时,文章还提出了企业发放工资的节税建议,包括明确税法规定的合理工资薪金范围、遵循分开发奖金和平均发放工资薪酬的原则等,以减轻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发放工资记录在确认劳动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介绍劳动关系确认的条件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说明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如何成立,以及工资记录的重要性。文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不同依据、适用法律、主体资格、关系性质以及工作实施和责任承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流程及所需手续。变更投保人需经过原、新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同意,并提供相关文件。对于因原投保人身故等原因变更的,还需提供死亡证明等文件。更正信息时需投保人本人签字。涉及投保人保障责任的险种变更时需填写健康告知书。部分信息变更可通过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特别是在个人承包经营中的劳动关系问题。合法的承包关系中,承包人与所雇劳动者之间是独立的用工关系,与发包人之间并无劳动关系。但如果承包人原系发包人单位职工,则承包行为是双方履行劳动合同的特殊方式,双方劳动关系依然存续。判断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