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船舶碰撞 > 苏发展船舶污染责任保险 建立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机制

苏发展船舶污染责任保险 建立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机制

时间:2020-05-25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376

为保护水域环境,健全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机制,从2008年11月1日开始,江苏省将在辖区水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的油船、化学品船推行船舶污染责任保险,因油污染损害、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损害,及碰撞引起对方船舶的污染损害,都纳入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预计到年底,投保油船、化学品船将达到3500艘,保险公司承担的责任风险限额达115亿元,保费收入3000多万元。

一、推进船舶污染责任保险的背景和主要工作

江苏是水运大省,长江段和内河水域通航密度居全国之首,仅长江江苏段2007年进出港船舶就达80万艘次,日均流量2500艘次。同时,长江江苏段有危险货物码头170多座,每天有300多艘危险品船舶航行及作业,30多万吨危险货物通过,因船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重大水体污染的风险较大。长江江苏段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引水口,是江苏沿江八市的主要饮用水和工农业水源地,有主要饮用水取水口68个,承担着沿江地区90%以上饮用水的供水,一旦发生水体污染事件,后果不堪设想。然而,目前由于国内尚未建立油污基金,也缺乏健全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油船和化学品船一旦发生事故,由此造成的污染治理和损害赔偿的责任非常巨大,责任人往往无力承担,必将进一步引发诸如污染受害方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巨额治污费用无处落实、水域生态环境难以恢复、船公司失去生产自救能力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

为保护水域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2006年开始,江苏保监局积极协调海事、交通、安监、环保等部门,共同研究建立江苏省船舶污染保险机制。一是深入调查研究。指导专业经纪公司和相关保险公司对近年来江苏水域船舶污染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船东意见进行调研摸底,和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在结合国际上通行的油污损害赔偿运行机制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建立船舶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意见和方案。二是争取政府重视支持。将调研意见和工作方案专题上报省政府,省政府经研究,决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完善,建章立制,全面推行”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建立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机制。三是职能部门密切协作。2008年4月,江苏海事局、省交通厅、省环保厅、省安监局、江苏保监局共同制定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船舶污染责任保险实施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江苏省船舶污染责任保险由设想到正式实施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部门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多次联系会议确定了制度框架、工作方案、部门职责分工等关键环节,并确保顺利实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航行中的额外费用

    航行中产生的额外费用,包括港口费、船员工资和给养等船舶消耗费用、船舶修理费、货物灭失损失费、运费损失费、特殊费用和保险费等。同时,文章还明确了不能列入共同海损的费用范围。

  • 船舶污染责任保险的定义与特点

    船舶污染责任保险的定义与特点。该保险旨在针对船舶上燃油、载运油品等泄漏造成的污染损害,由船舶所有者或管理者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其特点是船东可单独投保,保险责任范围扩大,费率制定更加科学合理,以及赔偿责任限额增加。该保险为船东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保障,并有

  • 案情

    利比里亚易迅航运公司与巴拿马金光海外私人经营有限公司之间的船只碰撞案件。案件涉及两艘船只“易迅”轮和“延安”轮在特定海域发生碰撞,导致“易迅”轮沉没和“延安”轮受损。原告提出了海事请求权保全申请,天津海事法院裁定准许并扣押了被告的船只。被告提供了担保

  • 互有过失的船舶碰撞案件解析及法律责任探讨

    我国对双方互有过失的船舶碰撞的责任确定和赔偿方式进行了规定。责任的确定主要考虑驾驶和管理过失、违章行为以及避碰行动的适时有效性等因素,并根据过失的大小来判定责任比例

  • 什么是无过失船舶碰撞
  • 船舶碰撞后怎么赔偿船舶的损害
  • 如何认定互有过失船舶碰撞引起油污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