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难救助的存在必须基于被救物所面临的客观真实危险。这意味着被救物所遭遇或面临的危险必须是实际存在的,而不是想象或虚构的。需要指出的是:
(1) 危险并不一定是迫在眉睫的危险。在某些情况下,船舶在某一海区因失去动力而无法航行,尽管当时海面平静,但由于海上气候变化多端,如果不及时救助,这种危险很快就会变为现实。因此,可以说该船在客观上正面临危险。
(2) 只要救助行为发生在危险的形势下,就属于海难救助,而不必考虑危险的起因。救助行为仅仅针对救助行为本身,而不问救助所发生的背景。无论被救物所处的危险是由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还是行为人的过失所致,只要救助行为发生时被救物处于危险当中,就不影响救助方请求救助报酬的权利。
海难救助必须发生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这意味着事故本身也应该是在海上发生的。例如,在港口装货过程中,船舶因装卸工人操作不慎将货物掉入水中,后被其他人打捞起来,这种情况不属于海难救助的性质。又如,在港口仓库堆存等待装船期间发生火灾,被装卸工人救出的情况也不属于海难救助,因为事故并未发生在海上。
救助合同的订立和变更。遇险船舶的船长有权代表船东和财产所有人签订救助合同,这些合同具有法律拘束力。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合同显失公平或救助款项与实际服务明显不符,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判决或裁定变更救助合同。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定义、时间限制、来源、垫付情形、申请程序及垫付后的追偿。该基金用于垫付机动车事故受害人的丧葬和部分抢救费用,申请时需遵循一定程序,且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垫付后有向责任人追偿的权利。
交通事故民警的救助流程。民警首先会进行现场勘查和询问当事人及证人,组织抢救伤员并疏导交通。同时,他们会登记处理事故车辆和物品,并根据调查结果认定事故责任。对于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失踪情况,民警也会依法依规协同多部门进行和对失踪人员的处理。
遭遇医疗事故时患者能申请的救助措施。患者在发现医疗事故后应首先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再向医疗服务监控办公室或总值班汇报。经过调查核实后,患者可根据相关情况向监控委员会申请救助,寻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