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留置权的前提
时间:2025-05-15 浏览: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实务中债权人将债务人的动产留置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情况有很多,此种方法便是民法上规定的留置权。留置权的设立在于保护债权人的权利,但是该项权利不能无限使用,其仍受到法律的限制。行使留置权的前提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动产
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行使留置权的前提之一是债权人必须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权人需要合法占有债务人的财产,无论是直接占有还是间接占有都可以。然而,仅仅持有动产是不足以行使留置权的,例如雇佣人持有家中的器具,这种情况下并不能成立留置权。此外,如果债务人代替债权人占有留置物,留置权也不成立。只有债权人在合法占有债务人交付的动产时,且不知道债务人无权处分该动产,才可以依法享有留置权。
债权已届清偿期
行使留置权的另一个前提是债权已届清偿期。即使债权人已经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但如果债权尚未届清偿期,即债务人尚未违约,那么留置权并不产生。只有在债权已届清偿期,债务人仍未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才可以行使留置权。唯一的例外是,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人无支付能力,那么即使债权未届清偿期,债权人仍可以行使留置权。
债权的发生与该动产有牵连关系
行使留置权的最后一个前提是债权的发生与该动产有牵连关系。债权人占有的动产必须与其债权的发生有关联,才能行使留置权。在我国的司法和立法实践中,留置权的牵连关系是指债权与留置物的占有取得之间的关联,即债权与标的物的占有取得是基于同一合同关系。只有在债权的发生与标的物的占有取得是因同一合同关系而发生,并且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才有留置权。例如,保管人因保管物的瑕疵而受损害的赔偿请求权,对该物有留置权。再如,承揽人对承揽费的请求权,对承揽标的物有留置权。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中留置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及担保法中有关留置的规定。债权人可以留置债务人合法占有的动产以优先受偿。留置财产需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并且应是可分物,其价值相当于债务金额。留置权人负有妥善保管留置财产的义务,并有权收取孳息。在债务未履行时,留置权人可与债务人
-
留置权的实现条件
留置权的实现条件,根据《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包括合同约定履行期限、通知债务人、留置财产折价或变卖、请求法院拍卖或变卖、以及赔偿责任等。留置权的实现是留置权人在债权未届清偿期时,根据法定条件可以将留置物变价或取得其所有权,以优先受偿其债权。
-
监察机关对非监察对象的调查权限
监察机关对非监察对象的调查权限问题。根据《监察法》的规定,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行贿犯罪或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采取留置措施,对涉嫌贪污贿赂等严重职务违法的人员,在掌握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的基础上,若满足一定条件,也可以进行留置调查。留置场所的设置、管
-
行使留置权的前提
债权人行使留置权的前提。首先,债权人必须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但并不包括仅持有家中器具的情况和债务人占有留置物的情况。其次,行使留置权的前提还包括债权已届清偿期,但也存在债务人无支付能力的情况例外。最后,债权人占有的动产必须与债权的发生有牵连关系,即
-
留置权的法定性
-
留置权实现的方法
-
留置担保合同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