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再审立案的法院级别取决于不同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法院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
2024-01-07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驳回其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不服而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再审程序的启动意味着要在同一案件上重复投入司法资源,这似乎与效益原则不符,但是从公正的角度看,这又是为公正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2024-01-04
申请再审和申诉不一样,申诉是一个民主权利,属于广义的诉权,具有"六无限"的特点,即没有次数限制、没有级别限制、没有案件限制、没有申诉主体限制和没有针对机关的限制。而申请再审作为一项诉讼性权利,则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定条件。
2023-12-29
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再审程序是法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有重大瑕疵的判决进行再次审理的一种非常途径。再审程序审理的对象是确定的生效判决,因而再审程序一旦启动,就是对司法终局性的怀疑。
2023-12-25
事实上,案件的进展是由法院决定的,并且刑事案件中个人是无法查看案件进展的。法院对已经审理终结的案件,依照再审程序对案件的再行审理,其目的是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确属错误的判决或裁定。再审是一项重要的诉讼程序制度,也是各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
2023-12-23
只处理再审案件。法院审理再审案件适用什么程序完全取决于法院再审的对象是哪一审的生效裁定或判决。依照再审程序审理案件的法院,包括原审法院、原审法院的上级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2023-12-23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监督程序是不受理投诉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受理申诉、再审、抗诉等的申请。第二百五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人民
2023-12-22
有牵连关系的合并。就是一个案件的成立必须以其他案件成立为前提的合并。当事人近亲属参加诉讼的合并。是指案件和当事人的合并,即人民法院把两个以上独立而且彼此有联系的案件以及多个当事人合并于同一诉讼程序中进行审理所形成的诉的合并。
2023-12-20
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这就是说,由检察人员提出延期审理的案件,在延期审理前人民法院对该案的审理归于消灭。根据《解释》第156条第2款的规定,由当事人和辩护人 依据法律规定情形提出延期审理请求,合议庭同意延期审理的,延期审理
2023-12-15
第一百九十八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民事案件基于审判监督权提起再审的人或机关是:各级人民
2023-12-08
再审程序的启动,是要你有新的充分的证据,才会启动;再审开庭后,如果你提供的证据成立,则撤消二审判决,再审判决就算是最终判决了。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必须经过审查,有充分的根据和理由认定生效裁判确有错误,才能依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审理;而二审
2023-12-08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被告人除自己进行辩护外,有权委托律师为他辩护,可以由人民团体或者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或者经人民法院许
2023-12-08
证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确签署过合作意向并明确由被申请人出资XX万元,申请人以XX万元货物形式出资,共同建立经营实体,开发XX业务;证明被申请人和申请人就产品经销、采购、利益分配等以书面合同形式做过书面约定和协议;证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确有合作并实际投入资金入
2023-12-02
原审是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再审仍然适用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出的判决、裁定被告人可以上诉,检察院可以抗诉;原审是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再审适用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是终审判决,被告人不得上诉,检察院不得抗诉。如果原审系经一、二审法院审判的,只能由
2023-12-02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51条之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不服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2023-12-02
刑事和解的定义和阶段,指出刑事和解包括侦查阶段、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并分析了在侦查阶段和审判阶段不适宜进行刑事和解的原因。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刑事和解协议的内容、结案方式和基本程序,包括调解员的作用以及人民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职责。摘要版内容要
抗诉书的注意事项。根据诉讼种类的不同,抗诉书分为二审程序抗诉书和审判监督程序抗诉书两种。刑事抗诉书是监督法院审判活动、纠正错误判决的重要工具。抗诉书的正文部分包括犯罪事实及证据、提起抗诉的理由及法律依据,是抗诉书的关键内容,必须认真撰写,确保抗诉有理
关于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民事、行政案件的通知当事人的方式多样化,包括电话通知和传票送达等,但通知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法院可以通过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开庭或调解,
民事执行案件引发国家赔偿的条件和程序。其中必备要件包括违法行使执行权的行为、存在损害事实、违法执行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等。确认程序则通过执行监督程序或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包括当事人提出异议、上级法院监督等方式。国家赔偿方式包括金钱赔偿、恢复原状和返还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