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票据本身是带有票据权利的,票据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但非法取得的票据不能行使票据权利。第三条 票据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本法所称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
2023-10-18
发票内容涵盖广,属消耗品或更改商品服务名称不易核查。有些发票内容涉及“培训费”、“宣传费”、“会议费”、“维修费”、“修理费”、“网络维护费”等事项,且发票金额较大,如酒店餐饮类发票往往被改开为会议费,公费旅游支出篡改为培训费。以上可疑经济业务,可通
2023-10-1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时,一般是可以向任意前手行使的,持票人也可以同时向各汇票债务人发出书面通知,但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未出具拒绝证明或者退票理由书的,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收款人或者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起至法定提示期间届满
2023-10-16
依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票据权利保全的方法包括进行票据提示、作成拒绝证书、中断时效三种,票据权利保全应当在票据当事人的营业场所和营业时间内进。第十六条 持票人对票据债务人行使票据权利,或者保全票据权利,应当在票据当事人的营业场所和营业时间内进行,票据当
2023-10-15
开票应与合同一致,收款和发票一致。合同金额低于发票金额,税务局就说是虚开发票。合同的购销双方是一定的,合同是受合同法保护的;发票的购销双方也是据此确定的,他要反映这个事实,发票的开具是受发票管理办法约束的。依《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
2023-10-13
出票人在回头背书中成为持票人时,如果票据被拒绝承兑或被拒绝付款的,该出票人不享有对前手的追索权。同时,出票人在被追索的过程中先于他人清偿票据债务而成为持票人时,也不享有再追索权。不论是背书人、保证人,只要履行了票据债务,都可以向出票人行使再追索权,其
2023-10-13
所谓票据立法体例,主要是指三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票据法与民商法的关系,二是票据法与支票法的关系,三是票据法的篇章结构、章节设置以及相关的立法技术问题。世界上各种票据法立法体例的差异,主要就体现在以上三个方面。新的国际票据公约草案虽然尚未被各国政府正式
2023-10-13
2009年7月,太原市警方发现大量仿真程度极高的假发票流入本市,且已被出售至一些中小型饭店、歌舞厅场所和临街门店使用。经过1个多月的跟踪、摸排和侦查,专案组民警摸清了以郝*云为首的犯罪团伙贩卖假发票的犯罪活动情况,并掌握了大量犯罪证据。
2023-10-10
依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如果是支票的,自出票日起六个月。(三)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月;(四)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票据的出票
2023-10-09
依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明知有欺诈、偷盗等手段段取得票据的,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并且会追究法律责任。票据权利只能在票据当事人中行使,当事人包括基本当事人和非基本当事人,持票人有权向处于自己前面的任何票据活动阶段的当事人追索,而对其后手
2023-10-07
什么是?票据权利保全是指持票人为了防止票据权利的丧失,依据票据法的规定进行提示票据,要求付款人提供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的证明和中断时效的行为。《票据法》第17条规定,票据权利在一定的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
2023-10-06
因车祸受伤的女子母某在二次索赔时,为了多要钱,找伪钞估客开具了38万余元的医院门诊收费专用收据。近来,顺义法院查验收据上的公章为假,对母某处以1000元罚金,母某交纳罚金并撤诉。2012年,母某因一同交通事故受伤,申述要求闯祸司机和保险公司一起补偿其医疗费等丢
2023-10-04
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但票据的私人贴现或买卖,并非不给付对价,也不违背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且贴现或买卖本质上也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也是一种真实的交易关系,没有法律规定将其排除在基础关系的范围之外。虽
2023-10-02
当票据设立或成立后具有独立的票据权利义务关系,而与产生或转让其票据的原因关系相分离,即票据权利与票据原因严格分离,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时无须证明其取得票据的原因。票据的无因性表现为虽然票据行为产生于一定的票据基础关系,但票据行为却又独立于票据的基础关系
2023-10-01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资金的使用易于逃避银行及监管部门的监控。银行票据业务已经成为犯罪分子进行金融犯罪的主要工具之一。
2023-10-01
中国票据背书的追索权相关问题。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前需先行使付款请求权并遭拒绝。只有在汇票被拒绝付款等特定情形下,持票人才可对所涉及的背书人、出票人等行使追索权。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票据背书的注意事项,如背书日期、委托收款、质押等细节问题。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包括公示催告中失票人的身份确认、背书转让的连续性证明、票据交付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票据返还请求权的模糊概念等。对于不诚信的出卖人及中间人倒卖票据导致的纠纷,法律界存在不同观点和处理方式。同时,对于票据权利的返还和赔偿也存在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将受到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情况,如虚开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等,所对应的不同刑罚和罚金。同时,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
不开发票行为的处罚措施。根据发票管理法规,单位和个人在与外部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必须开具发票,否则将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文章还提醒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要理性消费,停车、旅游和住宅买卖等方面也需注意相关法律事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印制、领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