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自主选择权法律知识

自主选择权法律知识

  • 强买强卖可以报警吗

    强卖强卖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当事人是可以报警的,由公安机关对强卖强卖行为进行调查,给予治安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六条 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

    2020-07-21

  • 强迫交易是否属于经济犯罪

    强迫交易是属于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强迫交易行为构成强迫交易罪的,是属于经济犯罪的一种。其二,本罪行为人在强迫对方达成交易后一般会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或商品作为代价,而敲诈勒索罪的行为人则完全是无偿占有被害人财物。本罪行为人实施强迫交易行为主观上是为

    2020-07-21

  • 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有哪些?

    一些营业员对不购买或不中意所选择的商品的顾客进行冷嘲热讽、态度蛮横是不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的表现,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同时,消费者名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必须是合法的,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用自主选择权,而不能把自主选择权建立在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

    2020-05-25

  • 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包括什么

    一些营业员对不购买或不中意所选择的商品的顾客进行冷嘲热讽、态度蛮横是不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的表现,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为此,在该条的第三款又作了进一步的规定: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同时,消费者名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2020-05-25

  • 自主选择权概述

    也就是说,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需求、意向和兴趣,自主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

    2020-05-25

  • 消费者如何实现自己的选择权

    法律赋予了消费者广泛的选择权,但对消费者来讲还存在一个如何使用、如何实现的问题。事实上,消费者选择权的实现,既有赖于其本身的消费知识,又有赖于其对选择权的灵活、充分运用。在选择权的运用上,消费者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即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要受来自各方面

    2020-05-25

  • 向霸王条款说"NO"

    您是不是因为商家的一句“本店拥有最终解释权”而把之前都准备好找商家理论的话都噎回去?您是不是因为商家的一句“餐厅禁止自带酒水”而把您珍藏数年的好酒弃置家中?您是不是因为商家的一句“物品丢失本店概不负责”而自认倒霉?这些我们都很熟悉,那么我们来清点清点有

    2020-05-25

  • 知假买假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根据2014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由此可知,

    2020-05-25

  • 旅行时遭遇强制消费怎么罚

    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9月29日公布了官方文件,详细列举了欺骗、强制购物消费行为的认定方法和对行为主体的具体处罚。

    2020-05-25

  • 商场对顾客强制搜身,搜身应由谁来执行才合法

    市区一大型购物商场发生商场员工对怀疑为偷窃货品的女顾客实施搜身,限制其行动自由近一个小时的事件,受害人及其亲属就此向本报投诉。“12315”的工作人员认为,此事如果属实,是一宗商家严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侵犯侮辱人格及人身权利的严重事件。商场搜身是一种严

    2020-05-25

  • 捆绑销售是否违法

    而4S店强制买保险的理由是在店里上保险理赔比较方便。难道不在店里买保险理赔就难了吗,那么保险公司把分部开到卖汽车的店里了吗。?但要求顾客必须在4S店购买保险,涉嫌强制搭售,实际上是一种违法行为。虽然表面上看是商家增大了商品的服务,但实质上是在销售过程中附

    2020-05-25

  • KTV谢绝自带酒水是否属于霸王条款

    几个人先在附近的超市购买了一些饮料、零食等拎在手上,但却被KTV工作人员拦下,要求必须把饮料、零食等寄存在柜台。高高兴兴去KTV唱歌,却因自带的饮料零食被强制寄存而窝火。“去KTV唱歌时带了点酒水饮料,没想到被商家强制寄存在柜台,这不摆明了是强制让别人买他们的饮料

    2020-05-25

  • 咖啡店诱骗消费者高消费怎么处罚

    有专门的键盘手通过网络交友,并由美女咖啡托诱骗至咖啡厅内消费高价果盘及酒水。近期,昌平警方破获一起“咖啡托”诈骗案,抓获涉嫌违法犯罪人员14名,现场起获赃物16万余元,刷卡POS机1台,以及红酒饮料等。接报后,办案民警经过数天调查取证,发现咖啡店确实存在酒托

    2020-05-25

  • 导游强制收取参观费,要判刑吗

    导游陈某在大巴上让游客补交参观费用,遭到游客申先生拒绝,陈某追打申先生致其被汽车撞伤。记者昨日获悉,因涉嫌强迫交易罪,陈某被公诉至昌平法院。公诉机关指控,2015年10月4日11点多,陈某在昌平区八达岭高速居庸关附近的大巴车上,言语威胁车上游客补交参观费用,

    2020-05-25

  • 老人被骗用7万元买保健品,什么是假冒伪劣保健品

    前年,两人听了一次讲座后,开始半信半疑地先后八次买下近千瓶保健品,一共花费了7万元积蓄。华西都市报热线96111曾多次接到有关投诉,称一些商家忽悠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对此,副主任医师唐-炯说,保健品与药品不同,疗效不确切,本应作为营养素补充。目前,市面上的确

    2020-05-25

< 6 7 8 9 10 11 12 >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4S店修车有问题如何维权

    消费者在4S店修车遇到问题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权,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仲裁和诉讼等。消费者可以根据纠纷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以及保护方式。股东知情权是股东参与管理公司的权利,包括查阅公司财务报告资料、账簿等相关资料并提问的权利。该权利是共益权且为法定权利,由《公司法》直接赋予股东,不得以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剥夺或限制。公司需主动披露信息,股东知

  •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欺诈消费者行为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其合法权益。包括销售掺杂掺假商品、虚假价格表示、虚假宣传等行为。经营者若无法证明自己并非欺骗消费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销售失效、变质商品和伪造冒用他人企业

  • 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则

    消费者权益的七大保护原则,包括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和获知权。这些原则保障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权益,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促进市场公平交易。同时,消费者有权成立社会团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

  • 经销商索赔权利
  •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
  • 股东知情权的限制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