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赋予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先行民事诉讼的选择权可以克服我国现有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设计中“刑先民后”的缺陷,可以更加及时、充分地修复被害人因犯罪而遭受的损失,本文旨在论证先行民事诉讼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就几个应当关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2024-04-02
至于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如何受理、审查申诉,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对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案件或者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的申诉,可以由原核准的人民法院直接处理,也可以交由原审人民法院审查,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写出审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逐级上
2024-04-0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时,法院不予受理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但因人民检察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而再审作出
2024-04-0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被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员有隐匿、转移、变卖财产等妨碍执行情形的,可以建议人民法院及时查封、扣押、冻结。公安机关不依法向人民法院移送涉案财物、相关清单、照片和其他证明文件,或者对涉案财物的查封、扣押、冻结、返还、处置等
2024-04-01
简易程序典型分布于刑事、民事,两大部门法之中,不同的法,不同的法律关系,简易程序的规定也不近相同。下面就由法律网的小编为你细讲两大部门法的简易程序。刑事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
2024-04-01
第八条 申请刑事复议、复核应当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的,应当在障碍消除后五个工作日以内提交相应证明材料。 公安机关各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配合法制部门共同做好刑事复
2024-03-31
刑事判决生效后的申诉并没有时间限制的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
2024-03-3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按照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所作的第一审裁定确有错误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刑法第53条规定: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
2024-03-2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可以要求检察人员回避的主体包括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的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提出。第二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依法申请回避的权利,并告知办理相关案件的检察人员、书记员等人员的姓名、职务等有关情况。人民
2024-03-2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应当制作通知立案书,并且告知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通知立案书后十五日以内立案。判明立案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扩大影响,注意保密。审查案件材料是在没有立案的情况下进行的,查询核实工作要注意方法,一般不
2024-03-27
可见,与旧民诉下的申请执行时效因当事人为公民和法人而有所区别不同,新民诉将申请执行期间统一规定为2年。最大的变化是,新民诉实施后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和中断已经与诉讼时效基本一致,大大延长了实际申请执行期间。
2024-03-27
至此,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裁定不服,提出的是再审申请,而不是申诉。因此,对于刑事申诉,申诉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刑事申诉状”。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若当事人提交的是“民事申诉状”,应向
2024-03-27
大家好,我是手心律师网特约嘉宾律师杨小勇。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
2024-03-26
一是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监督,如针对以罚代刑、漏罪漏犯、立案后违法撤案等现象的监督;二是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机制,如针对出于地方保护、部门保护等目的违法立案的监督;三是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一是对违法延长羁押期限的监督;二
2024-03-26
对罪犯提出的申诉的处理方式是,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2024-03-25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作为刑罚执行活动的一部分,社区矫正具有惩罚功能。工作对象主要是特定罪犯,包括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等。工作定位是促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核心在于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社区矫正工作者提供特别帮助和服务,根据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
省高检对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抗诉时效问题。中国刑事审判实行二审终审制,检察院对二审判决很少提出抗诉,但如有重大错误证据,会依法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审判监督程序和再审的区别在于受理案件性质和启动程序的不同。同时,文章也探讨了“以审判为中心”和“以侦查为中心
刑事审判监督是确保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刑事审判涉及公民权利,要保证司法公正,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全过程中贯穿监督,刑事审判监督是其中重要一环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不同,其提起的方式和适用的程序也各不相同。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如未发现错误,不能提起审判监督。根据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